促殿卿之官 其四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夙昔分符结主欢,今来相国岂微官。
也知合有抽簪日,且向山阴雪夜看。

李攀龙
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9岁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刻苦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以病归里。自建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取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中。为人孤傲﹐对于不合者﹐辄戒门人不接纳。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擢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持丧还家﹐哀伤过度﹐不久去世。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他持论比谢榛﹑王世贞还要褊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创作只要"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他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论古则判唐﹑选为鸿沟﹐言今则别中﹑盛如河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以至对盛唐古诗也加以鄙视﹐他编选历代诗歌而成的《古今诗删》﹐唐后即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未选﹐以示其论诗宗旨。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所以对他自己的诗文创作有着不良影响。比如他的乐府诗﹐自视甚高﹐实则剽窃仿真十分严重﹐"止规字句而遗其神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世贞也承认﹐李攀龙的乐府诗"不堪与古乐府并看﹐看则似临摹帖耳"(《艺苑卮言》)。又如他的散文"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时常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读之赘牙戟口﹐也无甚佳作。但李攀龙头脑比较清醒﹐"资地本高"﹑"才力富健"。当他稍能面对现实﹑抒写内心真切感情时﹐也能创作出一些较好的诗章。他有时也要感时伤世﹑懮念旱灾:"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懮旱意﹐涕泣向蒿莱"(《广阳山道中》)﹐有时则面对潦水感慨万端:"潦水阴相积﹐萧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属艰难"(《赵州道中》)。他有时还要抒发自己宦海浮沉的哀怨和牢骚﹐同时表现向往隐居的闲情逸志。如《冬日登楼》﹑《九日登楼》﹑《和余德甫江上杂咏》等﹐这些诗虽然取材也还嫌狭隘﹐但的确有一定真情实感。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还能传神。他以"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来表现南北奔波的布衣诗人谢榛﹐以"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来刻画好友王世贞﹐也较形像。但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还能注意顿挫变化﹐如《和聂仪部明妃曲》:"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意味隽永﹐静韵深长。沈德潜品评此诗说:"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着有《沧溟集》30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朱成伯秀野堂

[宋代] 吕本中

客愁固多岐,我怀亦萧散。
连年寻故人,见子二水岸。
官居少闲暇,岁月忽已换。
有堂名秀野,未入俗眼看。
得名自君子,可当清净观。
未能艺桃李,且自饱藜苋。
荒凉城一隅,初不越门限。
脱身少年场,念此已熟烂。
嗟予老病侵,阅世盖多难。
相逢默无语,自足洗忧患。
穷冬足雨雪,近市乏薪炭。
时来正堂堂,尚得一笑粲。

祭灶诗

[宋代] 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沁园春 其二

[宋代] 毛滂

秀禀元精,灵钟崧岳,命世大贤。
自飞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辉映经躔。
劲柏凌霜,香梅娇雪,圭月弯弯新上弦。
垂弧节庆,麒麟古梦,此夜初圆。
罗川。
父老欣然。
算善政、古来谁与肩。
念桃阴浓密,瓜期咫尺,双凫难驻,便欲朝天。
争把丹青,绘成芝宇,立作生祠千载传。
仍知道,看它时画像,别有凌烟。

和司空相公假山

[宋代] 钱惟演

斸得古云根,苍苍藓痕布。
丛倚状峰岚,霏微起烟素。
参差衡霍列,巉崒虬龙聚。
挥扇动林风,飞香暗岩户。
谁言盈尺内,自有青霄路。
相君机务閒,玩此怀真趣。
兴似东山归,境对曹溪悟。
美矣仁智心,良哉圣明辅。

即事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竹树参差合,溪流半隐扉。
雨昏鸠妇闹,风急雁奴归。
策杖循沙步,褰裳到石矶。
游鱼吾共乐,身世自依违。

对猎

[宋代] 宋祁

黄山横骛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
当路豺狼宜一发,不须回首问狐狸。

次韵张恕春莫

[宋代] 苏辙

祇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武陵春

[宋代] 万俟咏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
独自个、忆黄昏。
清风淡月总销魂。
罗衣暗、惹啼痕。
漫觑著秋千腰褪裙。
可煞是、不宜春。

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见寄次韵答之时吉甫除闽漕未行

[宋代] 汪藻

朝来剥啄叩门谁,昨夜灯花已报知。
腰下方悬新守印,眼中已见故人诗。
十年且喜朋簪合,千里休言官牒随。
问我抽书何日竟,病来编简网蛛丝。

送陈越之河中宁觐

[宋代] 魏野

宁觐高堂舜井西,欲辞东閤思依依。
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
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
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
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