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 其二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

李攀龙
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9岁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刻苦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以病归里。自建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取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中。为人孤傲﹐对于不合者﹐辄戒门人不接纳。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擢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持丧还家﹐哀伤过度﹐不久去世。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他持论比谢榛﹑王世贞还要褊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创作只要"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他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论古则判唐﹑选为鸿沟﹐言今则别中﹑盛如河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以至对盛唐古诗也加以鄙视﹐他编选历代诗歌而成的《古今诗删》﹐唐后即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未选﹐以示其论诗宗旨。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所以对他自己的诗文创作有着不良影响。比如他的乐府诗﹐自视甚高﹐实则剽窃仿真十分严重﹐"止规字句而遗其神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世贞也承认﹐李攀龙的乐府诗"不堪与古乐府并看﹐看则似临摹帖耳"(《艺苑卮言》)。又如他的散文"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时常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读之赘牙戟口﹐也无甚佳作。但李攀龙头脑比较清醒﹐"资地本高"﹑"才力富健"。当他稍能面对现实﹑抒写内心真切感情时﹐也能创作出一些较好的诗章。他有时也要感时伤世﹑懮念旱灾:"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懮旱意﹐涕泣向蒿莱"(《广阳山道中》)﹐有时则面对潦水感慨万端:"潦水阴相积﹐萧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属艰难"(《赵州道中》)。他有时还要抒发自己宦海浮沉的哀怨和牢骚﹐同时表现向往隐居的闲情逸志。如《冬日登楼》﹑《九日登楼》﹑《和余德甫江上杂咏》等﹐这些诗虽然取材也还嫌狭隘﹐但的确有一定真情实感。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还能传神。他以"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来表现南北奔波的布衣诗人谢榛﹐以"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来刻画好友王世贞﹐也较形像。但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还能注意顿挫变化﹐如《和聂仪部明妃曲》:"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意味隽永﹐静韵深长。沈德潜品评此诗说:"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着有《沧溟集》30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高阳台 雨香弟七十寿

[近现代] 许宝蘅

荷院风回,柳堤波暖,今朝何处行觞。
华发苍颜,倦游好是还乡。
回首多少风尘事,共麻姑阅尽沧桑。
最难忘,太液池边,一舸招凉。
吾家艺事凭谁继,纵香沉梦杳,旧谱难详。
比竹调丝,于今独擅词场。
阶前兰玉森森立,博欢颜踏舞成行。
惜年光。
笑指西湖,头白鸳鸯。

浣溪沙 春草二首 其一

[清代] 刘永济

谁解怜芳到甲根,漫将生翠比罗裙,断肠何止忆王孙。
莽莽但添新战血,离离犹带旧烧痕,东风无力绾春魂。

西苑观稼

[清代] 载湉

欲识艰难业,西园偶一临。
上林宜稼地,列圣重农心。
麦陇风初暖,秧畴水未深。
游观余不事,切望沛甘霖。

初夏山居二首 其二

[近现代] 费公直

韶华九十逝如烟,客里匆匆又一年。
花落杜鹃啼更切,晚风细雨恨如绵。

玉烛新 早梅

[近现代] 刘凤梧

江城新雪后,见数朵寒英,粉墙低首。
疾风凛冽朱颜变,惧把春心吹漏。
故园昨夜,想皎月三分依旧。
东阁外,愁抱青琴,无人泪沾襟袖。
岭头悄对寒枝,问别后情怀,梦魂知否?晓霜冷透。
偏不管、倩影客中消瘦。
新妆漫斗。
怕惹得寿阳眉皱。
须记取、冰雪丰姿,孤芳独秀。

寿李明府

[清代] 戴梓

千山纷嵂崒,医闾复嶙峋。
葱翠两相望,烟云互主宾。
中有琅玕室,所居唯仙人。
仙人伊何者,柱史疑前身。
托迹宦斯土,然犀照民情。
口饮辽河水,胸怀紫塞冰。
计禄给饘粥,不为俗所营。
连山具慧眼,嘉名报枫宸。
知遇无定秩,行将泽垓垠。
荒词似近谀,不为达者称。
欣此菡萏艳,嘉时庆弧辰。
膏雨满阡陌,爽然进瑶尊。
我老附民后,伛偻从众宾。
将酿玉为醑,将劈麟为羹。
长年莫可托,郁郁东海椿。
侈言兼诞想,恐被使君嗔。
聊倾荷盖露,清洁向君陈。

客中寒食

[清代] 夏霖

漫道出门好,出门剧可怜。
禁烟寒食节,疏雨杏花天。
有梦思乡里,无方扫墓田。
瀛洲知己在,我欲寄诗篇。

中秋二首 其二

[明代] 卢象升

秋声欲坠露沾衣,天际星河□影稀。
举酒移尊觞碧落,懒云为我一齐飞。

相传金与蒙古战兵败军士化为蚂蚁南苑西墙每年清明蚁聚如土堆名蚂蚁坟

[近现代] 郭风惠

槐国纷然浪策勋,谁家缯币化烟云。
可怜蝼蚁工求穴,无奈虫沙是败军。
历数已收阿什国,清明谁上黝驹坟。
只因南苑疆场路,凭吊重拈遐叔文。

梦起步后园

[清代] 王采薇

兰香流一涧,桑烟染半岑。
雨开残照影,花动小楼阴。
蜂晚能喧梦,尘凝不上琴。
何时识芳草,眠里定幽寻。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