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赴鲍相之饮

朝代:明代 作者:李梦阳

怜汝一尊酒,要予千古台。
年从碧草换,暖向玉杯来。
海日连波动,江鸿带雪回。
众宾无遽起,吾醉欲徘徊。

李梦阳
1472~1529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出身寒微。曾祖父赘于王氏﹐父恢复李姓。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因连丧父母﹐在家守制。直到弘治十一年﹐出任户部主事﹐后迁郎中。弘治十八年四月﹐因弹劾"势如翼虎"的张鹤令﹐被囚于锦衣狱﹐不久宥出﹐罚俸三个月。出狱后﹐途遇张鹤令﹐李梦阳扬马鞭打落其两齿﹐可见他嫉恶如仇的强硬态度。正德元年(1506)﹐因替尚书韩文写弹劾刘瑾奏章﹐被谪山西布政司经历﹐不久又因他事下狱﹐赖康海说情得释。刘瑾败﹐复起任原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后因替朱宸濠写《阳春书院记》而削籍。李梦阳鉴于当时台阁体诗文存在"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弊端﹐决心倡导复古以救其痿痹﹐确有一定进步作用。他认为"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缶音序》)﹔同时也鄙弃中晚唐诗﹐认为"至元﹑白﹑韩﹑孟﹑皮﹑陆之徒为诗﹐始连联斗押﹐累累数千百言不相下﹐此何异于入市攫金﹑登场角戏也"(《与徐氏论文书》)。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他的主张影响甚大。《明史?文苑传》说他与何景明"倡导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翁然宗之"。然而﹐李梦阳过于强调格调﹑法式﹐未能很好地从复古中求创新。尤其在他与何景明的辩论中﹐意气用事﹐论点更趋偏激﹐导致刻意古节﹑泥古不化的流弊﹐甚至走上抄袭剽剥的道路﹐反而扼杀诗歌创作的生机。直到晚年﹐他有所悔悟﹐在《诗集自序》里﹐承认"真诗乃在民间"﹐而自己的诗是情寡词工﹐并非真诗。李梦阳创作的乐府和古诗较多﹐其中有不少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且寄寓了作者力求有所改革的政治理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揭露了明朝军队的腐败:"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还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笔力颇为苍劲沉重。《君马黄》刻画宦官的骄横﹐也栩栩如生。坐车的宦官由于"前径狭以斜﹐曲卷不容车"﹐竟然下令拆房毁屋﹐于是"大兵拆屋梁﹐中兵摇楣栌﹐小兵无所为﹐张势骂蛮奴"﹐暴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空城雀》通过对群雀啄麦﹑坐享其成的描绘﹐表示了对既无利弹﹑又蔑网罗的贫苦"翁妪"的同情﹐很有深意。《玄明宫行》铺叙了宦官住地的盛衰﹐抨击了他们的穷奢极欲﹐更嘲讽了这些家伙顷刻烟消云灭的可悲下场。李梦阳的乐府﹑歌行在艺术上有相当成就。他善于结构﹑章法﹐如《林良画两角鹰歌》从画说到猎﹑从猎生发议论﹐后画猎双收﹐很见功力。但时有雕凿之痕﹐并未臻于自然流转的神境。另有部分乐府模拟严重﹐不足取。除乐府﹑歌行之外﹐李梦阳的七律也有特色。他专宗杜甫﹐七律多气象阔大之辞。如《台寺夏日》对台寺的描绘﹐很有磅礡飞动的气势﹐并蕴藏着鉴古知今的情思。他创作七律﹐也能注意开阖变化。王维祯认为:"七言律自杜甫以后﹐善用顿挫倒插之法﹐惟梦阳一人。"但也应看到﹐李梦阳的七律并非全是雄浑健拔之作﹐还有少数兴象飘逸﹑风味盎然的诗篇。如《舟次》"贪数岸花杯不记﹐已冲风雨缆犹牵"﹐《春暮》"荷因有暑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用词精警而自然﹐情趣横生而不落俗套﹐另具一种风致。着有《空同集》66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阳翠岭

[明代] 欧大任

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
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
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
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句 其三

[宋代] 欧阳景

遍向蜀都呈巧样,被人翻入锦纹头。

句 其十八

[宋代] 欧阳鈇

心清时自暑。

客座分咏得骰子

[明代] 正德间妓

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
自从遭点污,抛掷到如今。

罗汉寺

[宋代] 段让

解职归来谢世哗,东风閒步到僧家。
何时许我栖云榻,夜扫寒炉煮雪花。

夜登定山

[明代] 殷云霄

泊舟桐江水,夜登定山石。
延萝踞虎豹,嘘波动潮汐。
俯阚冯夷宫,疑入羽人宅。
林静江有声,云昏岸无迹。
怀哉生哀听,戚矣阙远觌。
风势依峰峻,月色连江白。
飞鸿鸣远浦,潜蛟舞深泽。
飘飘千里舟,脉脉独游客。
飞帆拂溟海,逸思绕凫绎。
乘桴嗟有志,栖岩悲失策。
薄宦竟何有,幽期谁与适。
觉迷道有获,舍欲情无逆。
眷言咏白驹,聊以慰今夕。

重登长安鼓楼

[明代] 殷奎

秋半长安特地寒,西风不管客衣单。
晚晴贪看南山色,百尺危楼独倚阑。

鹅羊山

[宋代] 毕田

羽客何年此鍊丹,尚留空灶镇孱颜。
云中鸡犬仙应远,山下鹅羊石转顽。
湘渚几因沧海变,辽城无复令威还。
何年仙驭还来此,尽遣飞腾上九关。

[宋代] 毛季子

独上云梯三百级,回眸失笑万山低。

月坡亭李耆明见菊 其一

[宋代] 毛幵

初阳散微和,晞露耿馀明。
引花吸其精,助我养修龄。
人生凭化迁,日夜枯与荣。
聊为寂寞游,放此真率情。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