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忠祠

朝代:明代 作者:何景明

三忠祠在帝城东,桧柏阴阴沙院风。
朝暮冠裳频下马,春秋香火一开宫。
中原涕泪江山远,异代精灵庙宇同。
汉业崩摧如宋业,古今南北恨无穷。

何景明
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幼聪慧﹐20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指控奸宦刘瑾﹐被免官。正德六年复职﹐十二年升吏部员外郎﹐十三年迁陕西提学副使﹔十六年病故。何景明性耿介﹐鄙荣利﹐对当时政治黑暗不满。在《玄明宫行》等诗中讽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刘瑾的用权﹔在《盘江行》等诗中揭露了官军屠掠人民的罪行﹔在《兴隆祀丁曲》﹑《罗女曲》﹑《平坝城南村》﹑《偏桥行》等诗中﹐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李梦阳﹐"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明史?何景明传》)。他也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他在《述归赋》中披露自己的文学思想是"于古人之文﹐务得其宏伟之观﹐超旷之趣"﹔"不坠古人之余烈"。这在打击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正德年间﹐他这种主张产生颇大影响﹐"四方学士感愿知先生﹐车马填门巷"(《何大复先生年谱》)。但他的复古主张单纯从形式上着眼﹐并未注重继承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文学创作走上错误倾向。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思想平庸﹐艺术上缺乏特色。着有《大复集》38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变调,送何撷云女史北上 见孙兆溎《花笺录》

[清代] 吴芳珍

只恨订交晚。
蕙兰气质,鸾凤神情。
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
心钦。
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
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
销魂。
分离太易,骊唱愁听声声。
况秾花如寝,春水方盈。
丁宁。
记同心约,鳞鸿便,问讯须频。
江南好,正绮窗梅放,偕我思君。

渔洋先生以右丞竹里馆作图敬题应命

[清代] 蒋仁锡

苍然古时月,下照檀栾影。
烟梢一万竿,翠滴衣裳冷。
幽兴会孤吟,造此无人境。
自非高士怀,于何悟深静。
我公有神契,千载遥相领。
偶复托岸廊,终焉慕箕颍。
妙处故不传,意与瑶琴永。

送客之淮阴兼讯长沙朱兰田客况

[清代] 冒春荣

秋老淮阴去,悲哉行路心。
寒沙枫叶早,孤艇荻花深。
有客羁萧寺,烦君问好音。
不归复何事,徒使梦中寻。

[宋代] 赵成伯

只有当年燕子楼。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一

[清代] 曾灿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
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
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
东南芳草牛羊下,可许浮生老钓纶。

竹窗

[清代] 顾维鈊

只消尘网豁眉端,纵被闲愁缚也宽。
花事韵添朝芍药,竹声清绝夜琅玕。
烧香却爱烟成篆,书句偏嫌字出阑。
莫道日长炎热苦,自知心骨本来寒。

茶庵招游西溪答之即坚其约次韵

[清代] 丁丙

只消雨不恼黄昏,明发招邀出郭门。
十八里中花更好,两三人约酒先温。
水楼禅话交芦偈,野寺诗寻宿藓痕。
试与软红尘土客,清名持较果谁尊。

小剑山

[清代] 汪仲洋

只疑云欲飞,不知山势峭。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银汉淬寒锋,锐利不可鞘。
划破漏天漏,娲皇补不到。
绝壑凝元阴,万古雪如缟。
自从天地开,日月光未照。
山鬼与木客,隐隐杂啼笑。
安得壁上行,绝顶访祠庙。

梦江南 寄五妹刘何减

[清代] 李长宜

家园好,花事说东皋。
国色有人欺芍药,乡心昨夜寄樱桃。
镜阁梦迢迢。

临潼早发

[清代] 董新策

叫晓天鸡寂不闻,红镫影里绝尘氛。
人家夜色新丰树,马首秋凉华岳云。
古戍清宵无鼓角,山田俭岁有耕耘。
行行渐近三竿日,天远长安望转殷。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