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七 读书堂

朝代:元代 作者:张翥

上年贤宰相,遁迹白衣时。
试问葫芦卜,何如懒瓒知。
才名留别传,香火寄空祠。
千载衡江水,东流有所思。

(1287--1368)元诗人。字仲举,世称蜕庵先生,晋宁(今属云南)人。早岁居杭州,受业于理学家李存,又从仇远学诗,兼能词。至正初,以隐逸荐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曾参修宋、辽、金三史。曾编《忠义录》。其诗多颂扬元朝统治、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矛盾之作。所著有《蜕庵集》、《蜕岩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夕阳牧唱

[明代] 姚守辙

短笠疏林百事轻,驯徒群牧两忘情。
芦笳空谷无腔调,乾糗蒙泉不和羹。
纵剧舞残春草绿,赓歌声逐晚风清。
夕阳归去浑无事,梦入高秋兆有成。

赠朱晓帆

[清代] 鹿林松

冷性难为热,弃官如弃瓢。
年来此孤屿,门外几春潮。
倚杖看岩鹤,长吟答野樵。
自言无磊块,有酒亦须浇。

海月岩

[明代] 何潜渊

万里无风浪似平,古岩先映月华明。
客舟不有波涛险,乐向中流自在行。

寄功甫归隐东麓

[明代] 徐问

孤尘积翠连云起,北走金陵枕江水。
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
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
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
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
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
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

七夕有感

[清代] 陆圻

万里晴云淡素秋,海天东望更生愁。
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婵娟照戍楼。
剖核谁当来阿母,吹笙何路问浮丘?可怜携手阑干泪,空拟归来尚黑头。

江行杂感 其一

[清代] 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和秦乐山九日登高原韵

[清代] 冉崇文

万里桥南我旧游,琳宫梵宇足清幽。
寒鸦几点道旁树,清磬一声江上楼。
访古先从碑碣认,醉归偶为管弦留。
惟余一事惭佳节,七度都逢毷氉秋。

幸太学倡和

[宋代] 吕大防

清晓金舆出建章,祠宫转仗指虞庠。
三千逢掖裾如雪,十万勾陈锦作行。
再拜新仪瞻鲁圣,一篇古训赞周王。
崇儒盛世无云补,扈跸空惭集论堂。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代] 毛涣

万里求文教,王春怆别离。
未传不住相,归集祖行诗。
举笔论蕃意,焚香问汉仪。
莫言沧海阔,杯度自应知。

大风雨泊镇江

[清代] 朱鉴成

万里江寒雨气腥,壮游有数几人经。
鱼龙喷沫天真醉,莺燕惊啼客独醒。
城阙风雷沈鼓角,海门潮汐走精灵。
金焦浊浪声如旧,可有英雄枕剑听。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