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若拙画孤山图

朝代:元代 作者:张翥

孤山处士孤吟处,水影月香馀妙句。
鹤声叫绝陵谷秋,修竹祠空几愁暮。
白云生根著湖水,力尽西风飞不去。
何人鞭石下崔嵬,中流截断鱼龙路。
丹青楼观花如雾,葵麦无情仅前度。
何似槎牙半死枝,百年犹是咸平树。
荒烟坏柳断桥冰,宿葑田深散鸥鹭。
画船歌舞不须臾,落落诗名自如故。
野人亦有沧洲趣,安得数椽相近住。
长待天寒欲雪时,杖藜来访梅边墓。

(1287--1368)元诗人。字仲举,世称蜕庵先生,晋宁(今属云南)人。早岁居杭州,受业于理学家李存,又从仇远学诗,兼能词。至正初,以隐逸荐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曾参修宋、辽、金三史。曾编《忠义录》。其诗多颂扬元朝统治、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矛盾之作。所著有《蜕庵集》、《蜕岩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园韵 其三

[近现代] 汪石青

修罗逐逐未全降,普照能无九子釭。
大澈悟时锋已解,小诙谐处谑成腔。
但教太乙燃藜炬,愿共飞琼值绮窗。
钿约钗期同折證,步虚声里影双双。

题高孔华小画和韵

[明代] 陈玺

屋迥野云白,林昏山雨过。
杖藜拄桥北,识面青山多。
古木参天立,閒云入户青。
推篷恣吟眺,夜坐斗牛横。

冬日即事

[清代] 多敏

寒色逼虚幌,深闺暮掩门。
堕来凉月影,写出晚愁痕。
永夜镫疑雪,微烟夕敛昏。
不须嗟缟袂,金鸭手重温。

浪淘沙 湖楼听雨

[清代] 沈善宝

霎霎复萧萧。
梧叶芭蕉。
松风四面卷波涛。
并作秋声成一片,夜雨今宵。
秋思本无聊。
梦又苕苕。
二分凉意透轻绡。
来日湖边新涨碧,拟泛兰桡。

渔 其二

[清代] 李天季

一叶随鸥鸟,江天著此身。
却怜弹铗客,徒作羡鱼人。
曲岸沽村酒,回塘展钓纶。
桃源随处是,浩荡武陵春。

高阳台 秋柳。三叠前韵

[清代] 屈蕙纕

脉脉含秋,依依锁梦,春游记拂兰船。
只解牵愁,何曾绾得华年。
关山笛里西风冷,便纤腰、瘦尽谁怜。
袅情丝,亭短亭长,一抹荒烟。
天涯凝望斜阳远,但平芜接影,淡霭笼川。
纤手攀条,旧痕犹认堤边。
栖鸦流水添萧瑟,唤柔魂、欲起还眠。
更能消,几度春归,几度听鹃。

登三汊河口浮图

[清代] 野蚕

千寻如涌出烟汀,绝顶奇搜入杳冥。
天到润州连海白,山从建业过江青。
层层梯折疑穿洞,面面门开好摘星。
欲与老僧论下界,六朝宫阙一浮萍。

观都江堰

[近现代] 骆成骧

岷江万里如龙走,满腹长江一开口。
雪沫千年吐不乾,云绵四壁嘘仍厚。
东夹玉垒西青城,天府中开一掌平。
谁酾二渠恣灌泻,不忧雨潦宁忧晴。
老龙怒断禹王锁,驰突东西无不可。
化龙老守斗龙还,风雨不惊江帖妥。
更截石骨起离堆,分江入沱江倒回。
荷锸决渠自云雨,蜀中鸡犬皆春台。
我访青城过玉垒,登高一览嗟恢诡。
不知身世成古今,欲遣文章化山水。
就中高士吴与王,苦吟幽怨神明乡。
鬼哭天泣终不解,岷山颠倒盘苍苍。
夏王秦守功相继,百世风云走奇气。
生无一滴沾万人,昂藏八尺愧天地。

洛翘见示祷雨歌即日大雨用均志喜

[清代] 许传霈

天子赤子关怀抱,旱魃偶然当其道。
君作歌章情吁天,天心那得不诞保。
忽于同日同候时,黑云翻墨出林表。
狂飙四起吹满楼,对面层峦封被早。
奔雷掣电杂两间,金铁鏦铮鸣多少。
直泻洪涛势倾盆,珠玑齐跳入池沼。
闻说西天法雨来,碧海银河讶倾倒。
骑神龙兮神哉身,隐约云雾露鳞爪。
稻田千亩兴勃然,大气盘空何夭矫。
此时兀坐有真吾,壁破水浸已环绕。
湿尽床灶不足忧,喜与斯民共温饱。
穷巷藉得免追呼,茅檐或能欢父老。
祷雨歌后喜雨歌,从此十雨五风便是宝。

虞美人

[清代] 傅熊湘

春花秋月寻常度。
一例愁无数。
朔风吹雪又漫天。
可奈流光屈指便残年。
近来心事无人问。
只是恹恹病。
相逢知更在何时。
可奈灵修迢递负佳期。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