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童

朝代:元代 作者:杨维桢

钱清陈孝童,十岁知孝母。
母病日以革,药饵空㕮咀。
夜庭人不知,磨刀去剔股。
凡儿血肉躯,躯小痛槚楚。
孰识身在亲,惨毒至刀斧。
邻里闻孝童,涕泗下如雨。
道路闻孝童,过车式其户。
堂堂士大夫,结发在庠序。
母背忍绝裾,母丧亡捧土。
我作孝童诗,岂惟风童孺。

杨维桢
(1296--1370)元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晚年居松江。张士诚据浙西,屡召不赴。明太祖召其纂修礼、乐书志,作《老客妇谣》一首,以明不仕两朝之意。至京,修书叙例略定,即请归,抵家卒。所作乐府,或以史事和神仙传说为题材,或取材元末时事。诗风奇诡,文字奇古,明初人对其有“文妖”之讥。善行、草书。所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贺新凉 其八 临别赋呈二老,仍坚结邻之约。用匏老鷇音巢题壁原韵

[近现代] 苏渊雷

藉甚安禅室,听鷇音初化,巢并海棠俊物。
许我投针探钵水,不数五车四壁。
更如向天发散发。
特地寻秋分逸兴,仗诗心酒胆开胸臆。
狂似我,毋多酌。
归来况是龙沙客。
待攀援乌巢宴生,同坚风骨。
一例山丘华屋感,赌墅争墩奚别。
早贮此一腔冰雪。
文字飘零真似海,只多生结习谁能绝。
应望我,明明月。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九

[清代] 王时翔

标格寒梅韵海棠。
全身当得翠红乡。
更饶一种是纤长。
画槛风丝飘瘦影,绣裙烟缕立斜阳。
珠帘八尺限萧郎。

迈陂塘 送吴兼山旋里即题其湖田词隐横卷

[清代] 杨芳灿

话江南、共饶乡思,输君真个归去。
春明门外朝烟绿,官柳阴阴无数。
伤别绪。
尽曳雪牵云、不系斑骓住。
销魂漫赋。
算归到家园,六朝山色,冷翠滴秋句。
湖干路。
窈窈烟波深处。
橹声软学吴语。
明漪万顷靴文细,净浣徵衫尘土。
惊倦旅。
有飞梦随君、先落蒹葭浦。
丁宁旧侣。
待招隐吟成,浮家计就,迟我狎鸥鹭。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二

[清代] 林旭

薄薄猪肝要自供,先生约法灶君从。
今朝有喜和人共,浊酒西头寿士龙。

浣溪沙 其二

[近现代] 杨杏佛

斜日看山未算迟。
云红雪白见丰姿。
严妆微觉太矜持。
岁晚谁怜程不识,行吟人笑郑当时。
寒山狂客两心知。

书后

[近现代] 单人耘

近来诗思多于雨,几点随风上窗纸。
似是太华岭上云,因风化作涧中水。

常山旅次闻笛

[清代] 郑炎

谁家幽怨入新篁,客枕酸声梦苦长。
四月梅花何处落,半堤杨柳此宵凉。
愁深直恐青山裂,韵冷遥怜玉指香。
一自李谟偷谱后,便随铃雨怨三郎。

壶中天 经黄州赤壁下,示洪雨楼

[清代] 冯煦

楚江一笛,甚劳劳吹我,去舟如叶。
已是汉南秋色晚,况又怀乡时节。
峭壁欹云,冷溪垂雨,不共残僧朔。
东坡去后,暗潮犹自呜咽。
携手更上层楼,黄州镜里,晴霭横孤堞。
输与西来今夜鹤,管领芦边斜月。
平野荒罾,乱峰寒烧,回首添凄切。
哀弦重奏,酒人还是轻别。

夕阳 其一

[清代] 鲍廷博

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间寮。
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
澹澹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飘。
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销。

别墅 其一

[金朝] 刘仲尹

墙根雨大土花碧,秋笋寒添一两茎。
爱买僻书人笑古,痛憎俗事自知清。
黄花催织钿钿出,白发欺人故故生。
饘粥年来我稍具,厌随鞍马逐浮名。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