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 其二

朝代:金朝 作者:段克己

刁骚短发半垂黄,深觉闲中气味长。
买得溪山犹是错,往来杖屦却成忙。

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遯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情。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他也关心民间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四壁摧颓手重泥"(《冬夜自适》)﹑"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满庭芳〕《山居偶成》)﹐虽只是生活片断的记录﹐但也可以看出他是安于澹泊和有劳动体会的。前人称段克己的作品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在继承文学传统方面﹐他受苏﹑辛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弟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也有文名﹐诗词风格与克己相近。金代赵秉文以"二妙"相誉﹐后人编他们的合集时﹐称《二妙集》。《中州集》成书之日﹐段克己尚在世﹐所以元好问未录其诗词。《二妙集》8卷﹐有吴昌绶双照楼影元刊本。又有海丰吴氏《九金人集》本﹐增《补遗》1卷。二本文字间有不同。词亦见《强村丛书》和《全金元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秋郊

[明代] 石宝

湖山萦宿襟,危眺偶一豁。
叶脱峭峰见,烟霁平野阔。
下马遵石堤,废碣藓可掇。
昔人来歌地,历历增惨怛。
事去朝露空,安辨穷与达。
吾侪际清朝,复此谢轇轕。
岚光舞宫宠,风物疗文渴。
坐对古今变,万类等毫末。
犹思勤钟鼎,一继伊与葛。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七 芙蓉径

[明代] 俞宪

名花夹径栽,秋色翳高台。
台下行吟者,花神莫浪猜。

秋夜偕蕉园送侄崇艺就学兰州二首 其一

[近现代] 黄仁基

深夜街衢电火稀,琵琶亭畔语依依。
江天月色凉如许,想抵金城正授衣。

赋诗亭夜月

[清代] 汤传矩

一水环城注,潭深势渐平。
迥风生绮彀,映月见澄清。
野岸舟横渡,悬崖火半明。
渔沧千古迹,夜坐不胜情。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一

[近现代] 丁以布

楼台平水水平桥,黎里人归乘短桡。
嫩绿新红遍桃柳,个侬心事付吟瓢。

由羊城夜泊石岐口占

[元代] 杨仲玉

一笛西风急,寒江欲二更。
渡头人影寂,浩月送归程。

琴调相思引

[清代] 梁启勋

寒月森严照大荒。
泠泠清瑟奏伊凉。
寂寥长夜,前事莫思量。
无界山河谁是主,漫将陈迹论行藏。
举头天外,凄断水云乡。

临江仙 怀友

[近现代] 汪玢

又是一年春梦好,江山秀出文旃。
杏花红影琢新篇。
人间弹七调,穹宇列三垣。
东望瀛壶风浪起,可堪海上游仙。
相期重返大罗天。
闲开云母幔,共赏月儿圆。

照胆台

[宋代] 叶味道

一水磨铜镜面寒,人心蔽锢可谁观。
诸君顾影清潭里,私曲分明见肺肝。

辛巳中秋

[近现代] 佟绍弼

中华寇乱几经秋,岁岁中秋月亦愁。
故里初逢惟有恨,冷杯相对不胜幽。
沈灾地赤家何托,流血风腥死未休。
空巷悄然人事绝,苍茫只见雾云浮。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