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机

朝代:明代 作者:瞿佑

绿纱窗下响咿哑,知是秦川第几家。
五色染成长命缕,双头挽就合欢花。
只愁转轴劳筋力,莫谩投梭损齿牙。
不似绣床閒坐倦,自将辛苦作生涯。

1341~1427明代文学家。"佑"一作"佑"。字宗吉﹐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颇有诗名。当时著名诗人杨维桢至钱塘﹐年方14岁的瞿佑见杨的《香奁八题》﹐即席奉和﹐俊语迭出﹐受到杨维桢的赏识﹐袖其稿而去。他与当地文人凌彦翀是忘年交。彦翀曾作咏梅词《霜天晓角》﹑咏柳词《柳梢春》各100首﹐号"梅柳争春"﹐瞿佑一日之内全部作和﹐凌彦翀惊叹不已﹐呼瞿佑为"小友"。洪武时期﹐由贡士荐授仁和训导﹐历任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后升任周王府长史。永乐年间﹐因作诗获罪﹐谪戍保安十年。洪熙元年(1425)﹐遇赦放还﹐先在英国公家主持家塾三年﹐后官复原职﹐内阁办事﹐但不久他就离开人世。他的著作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剪灯新话》等20余种。《剪灯新话》是部传奇小说集。主要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由于作者抱有明确的"劝善惩恶"(《剪灯新话》自序)目的﹐所以绝大多数故事充斥着因果报应的说教﹐带有较浓厚的迷信色彩。其中少数篇章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如《翠翠传》里的金定和刘翠翠﹐本是自主择婚﹑过着美满生活的恩爱夫妻﹐但战乱却拆散了他们﹐使得刘翠翠成了李将军的宠妾﹐金定为了访妻﹐备经险阻﹐夜行露宿﹐到了李将军处﹐还只能以兄妹相认﹐最后是双双殉情而死。故事较为凄惋动人。还有少数作品虽以因果报应说教贯穿篇章﹐但在不同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如《修文舍人传》通过阴间和阳世的对比﹐说明人间官府"可以贿赂而通﹐可以门第而进﹐可以外貌而滥充﹐可以虚名而躐取"的腐败﹐也表现对冥司用人能"必当其才﹐必称其职"的向往﹐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又如《绿衣人传》通过女鬼的控诉﹐指责了权相贾似道残忍暴虐的罪行﹐也反映了封建社会里达官贵人的姬妾们的悲惨命运。书中不少故事的情节较为曲折﹐文笔也还明净清新﹐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但作者为了显示自己才学﹐所记答问﹐有时诗词动盈篇幅﹐反而破坏了传奇小说的结构﹐显得支蔓芜杂。明代正德六年杨氏清江堂刻本《剪灯新话》《剪灯新话》成就并不算太高﹐但它和《剪灯余话》﹑《觅灯因话》等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谈资﹐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凌蒙初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沈璟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一些情节。《剪灯新话》在中国早已无足本流传。明高儒《百川书志》所载《剪灯新话》4卷﹐附录1卷﹐篇数还完全。同治年间出版的《剪灯丛话》里所收的《剪灯新话》只有2卷﹐篇数已不足。但在日本﹐却有庆长﹑元和间所刊活字本﹐篇数最完备﹐董康诵芬堂曾据此翻刻。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近人周楞伽(署名周夷)的校注本﹐共4卷20篇﹐附录2篇。附录中的《寄梅记》﹐系周楞伽据《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增补。瞿佑的诗歌也多是风情绮丽之作﹐诸如《安荣美人行》﹑《美人画眉歌》﹑《阿娇金屋》﹑《师师檀板》等﹐都是组织工丽﹑类似温庭筠风格的诗篇﹐抒写的感情较为软熟轻浮。但他的一些咏古诗歌﹐也有一定的兴寄﹐陈田曾称它是"最为警策"之作(《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三)。《故宫人》结尾诗人发出的"往事兴亡谁与论﹐亭亭白塔镇愁魂。惟有栖霞岭头树﹐至今犹说岳王坟"的感慨与叹息﹐寄寓着对误国者的谴责。在《题和靖墓》里﹐表达了他对林和靖洁身自好﹑隐沦西湖的崇敬﹐又另具一番深意。此外﹐瞿佑有《归田诗话》3卷﹐类似笔记。此书似是留滞戍所保安时所作﹐释还后整理成帙。其中记载时人杨维桢﹑丁鹤的作品﹐颇有数据价值﹐但所见较浅﹐考证亦疏。瞿佑也善词。其词作多是一些描绘景物的作品﹐有清新气息。如〔摸鱼子〕《苏堤春晓》在"苏堤十里笼春晓﹐山色空蒙难认"的背景下﹐突出"风渐顺﹐忽听得﹐鸣榔惊起沙鸥阵"这样场景﹐颇有诗情画意﹐在明人词中有一定地位。瞿佑还仿元遗山《唐诗鼓吹》的体例﹐编纂了《鼓吹续音》﹐取宋金元三朝七律1200首﹐分为12卷。在编纂此书时﹐他注意到世人过分宗唐贬宋的不妥﹐认为唐宋二朝诗歌各有所长﹐是较有见地的看法。但此书并未刊布。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忆王孙 其一 寒夜

[清代] 吴绮

昨宵冻合水晶宫。
鹦鹉嫌寒骂玉龙。
鸳锦衾窝晓起慵。
小窗封,雪在山茶树上红。

过襄阳书寄家遁溪丈

[清代] 邓显鹤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
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荆楚岁时》思续记,《襄阳耆旧》有余哀。
我来欲伴鹿门隐,莽莽平芜但草莱。

虚堂

[清代] 高鼎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八一三”沪战起后作

[近现代] 张鳦生

燕地才惊烽火起,吴门又复逞凶顽。
楼船夜下瓜洲渡,铁骑秋横北固山。
月冷犹看飞羽镞,风凄不见返刀环。
长江流血千秋碧,何必求生入玉关。

次一樵兄见赠韵 其一

[近现代] 汪石青

一生养气浩如云,磅礴惟堪掬与君。
但有骨图燕市售,何能身作越人文。
鸡鸣饭熟春如梦,海阔天空鹤不群。
连日引杯看剑处,剧怜青眼太殷勤。

题高孔华小画和韵

[明代] 陈玺

屋迥野云白,林昏山雨过。
杖藜拄桥北,识面青山多。
古木参天立,閒云入户青。
推篷恣吟眺,夜坐斗牛横。

冬日即事

[清代] 多敏

寒色逼虚幌,深闺暮掩门。
堕来凉月影,写出晚愁痕。
永夜镫疑雪,微烟夕敛昏。
不须嗟缟袂,金鸭手重温。

浪淘沙 湖楼听雨

[清代] 沈善宝

霎霎复萧萧。
梧叶芭蕉。
松风四面卷波涛。
并作秋声成一片,夜雨今宵。
秋思本无聊。
梦又苕苕。
二分凉意透轻绡。
来日湖边新涨碧,拟泛兰桡。

渔 其二

[清代] 李天季

一叶随鸥鸟,江天著此身。
却怜弹铗客,徒作羡鱼人。
曲岸沽村酒,回塘展钓纶。
桃源随处是,浩荡武陵春。

高阳台 秋柳。三叠前韵

[清代] 屈蕙纕

脉脉含秋,依依锁梦,春游记拂兰船。
只解牵愁,何曾绾得华年。
关山笛里西风冷,便纤腰、瘦尽谁怜。
袅情丝,亭短亭长,一抹荒烟。
天涯凝望斜阳远,但平芜接影,淡霭笼川。
纤手攀条,旧痕犹认堤边。
栖鸦流水添萧瑟,唤柔魂、欲起还眠。
更能消,几度春归,几度听鹃。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