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蔡子笃诗

朝代:魏晋 作者:王粲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
我友云徂,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以溯大江。
蔚矣荒涂,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邈焉异处。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愿其弗与。
瞻望遐路,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苟非鸿雕,孰能飞翻。
虽则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惨怆增叹。
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言赋新诗。
中心孔悼,涕泪涟洏。
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初依刘表,后归曹操,官至魏国侍中。他以诗赋见长,多悲凉情调。粲博学多识,尤长于诗赋创作。他出身高门士族,但遭逢乱世,对人民疾苦有一定感受。其作品感时伤乱,深沉真挚,慷慨凄怆,刚健朴实。以《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为代表作,诗中把作者飘泊流离的遭遇和当时社会的惨状密切结合,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刻揭示出汉末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句,尤为后世传诵,久久动人心魄。其《登楼赋》是抒情小赋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抒发了乡关之思,倾吐了作者怀才不遇和功业无望的心情,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切动人,一反汉赋雕琢堆砌的弊病。但其后期作品缺乏社会内容,成就不大。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者,后人把他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中称:“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辑有集11卷,均已散佚。现存诗20余首,文40余篇,有明人辑本《王侍中集》传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与观非和尚

[明代] 黄锦

日观其非,何者为是。
是非两忘,山飞水峙。

小梅花 怀范雒仙

[清代] 张粲

秦淮曲。
香丛宿。
华笙吹彻莲筹促。
小軿车。
玉钩斜。
乳莺雏燕,啼上合欢花。
仙姝一向蓬山谪。
兰梦依稀烟雁隔。
守空房。
思茫茫。
韶州方褥,冷叠象牙床。

西河 西氿落晖

[清代] 黄锡朋

烟著水。
渔人罨画堪记。
群鸥出没写天机,蒹葭遍地。
樵歌几处傍山城,扁舟摇漾空际。
枫叶岸,红方炽。
夕阳斜照墟市。
难追往迹叹沧桑,荒凉如是。
晚来风送笛声秋,怅然怀古深矣。
朱楼画阁昨日事。
忆繁华、徒结愁思。
恰似金轮西逝。
待朝来,重见扶桑东起。
大抵兴亡皆如此。

舟过石门

[清代] 唐际虞

离家才百里,未觉客行恶。
五两逐翻风,催来石门郭。
人家背山住,烟火出林薄。
深竹乱禽声,斜阳澹村落。
嗟哉荒戍后,鸡犬皆萧索。
民俗颇自敦,穷秋念偕作。
因依桑树下,时见收败箨。
移棹去孤城,烟波渺难托。

和黎伯庸夜雨书怀之作 其一

[清代] 李鸿裔

春明门内郘亭诗,短簿风流梦想之。
霜菊上肩螯在手,去年十月见君时。

南浦月 外子计偕留滞都下,缄书寄远,誊以小词。

[清代] 许诵珠

书蠹琴尘,剧怜风雪长安道。
一灯孤照。
梦醒罗帏悄。
衣食温寒,两地心知晓。
伤怀抱。
炷香私祷。
祝取加餐好。

辞宾筵不赴

[明代] 易镛

一笑敲门呼病夫,蹒跚两足紫藤扶。
朝廷礼教□千古,才德难称此尺书。
满径离披十月菊,一盆撩乱秋芙渠。
秀才莫记山中事,为报君侯德泽孚。

冬闺

[近现代] 陈小翠

万梅潮拥望湖楼,天半风帘响玉钩。
雪压栏杆花压雪,最高山阁独梳头。

踏莎行 春夜

[清代] 江淑则

新月娟娟,花阴沉静。
夜深独自穿芳径。
金铃犬吠悄无人,池塘凉浸春星影。
引起诗魂,吟怀谁省。
隔林宿鸟枝头警。
不教幽梦落银床,莲钩露湿苍苔冷。

演武场看射

[清代] 徐炳

比耦分场角艺忙,人人矜说欲穿杨。
怪来有箭都虚发,叶落秋风踹地黄。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