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朝代:清代 作者:黄燮清

过清明、一番轻软,新黄都在垂柳。
东风细逐平芜远,吹送钿车罗袖。
春似绣。
都付与、才人滴粉搓酥手。
绯桃谢否。
乍急雨跳珠,飞花湿锦,幽涧玉琴奏。
江南望,空自登临念旧。
沈酣聊学犀首。
新亭无限河山泪,遣恨暂销杯酒。
莺燕瘦。
怅六代、琼枝又到飘零后。
闲鸥梦久。
待笛谱同修,渔篷稳坐,尘事且缄口。

黄燮清(1805~1864)近代文学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以实录馆□录用湖北知县,因病未能赴任。家居著书自娱。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海盐,他避往湖北,曾就官宜都、松滋知县。黄燮清才思富赡,诗、词、曲均所擅长,尤工词。他的诗,早年学汉魏,多摹拟之作。中年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写了不少抒发个人抑郁不满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特别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吴江妪》、《十一月朔日大雪》诸诗,深切地表示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注。这些诗在艺术上质朴畅达,情见乎辞。这一时期是他诗作最有成就的时期。此外,他还有不少吊古咏史的作品,借古讽今,深沉豪放,如《广陵吊史阁部》、《黄天荡怀古》等,颇为人所传诵。一些小诗,如《长水竹枝辞》等,也颇清新流丽,自具特色。他的词,除〔水龙吟〕《题沈晓沧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等少数忧时感遇的篇什外,大多题材狭窄,选词造名,亦多雕琢痕迹。晚年写作的〔满江红〕《题施庭午茂才杞忧草》一类内容较为充实的词,对“征调可怜财赋尽,流离但觉乾坤仄”的社会现实,作了生动如实的反映,客观上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对太平军则持敌视态度。他所撰制的传奇,文词□丽,时人比之尤侗。著有《倚晴楼诗集》12卷,《倚晴楼诗续集》4卷,《倚晴楼诗馀》4卷,存词220余阕,《国朝词综续编》24卷,《倚晴楼七种曲》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流河驿

[元代] 瞿佑

河水滔滔不尽流,今来古往几春秋。
波涛不覆渔翁艇,馆舍常迎使客舟。
青眼有情惟岸柳,白头无闷是沙鸥。
从今解却尘缨去,一任沧波孺子讴。

登越王台

[清代] 秦鸣雷

何处夕阳多,荒台吊尉佗。
海天檐外涌,秦汉槛前过。
暮景催寒角,悲风送棹歌。
空余一抔土,寂寞卧山阿。

从弟别诗

[魏晋] 郭愔

乖索易永久,寻离觉月促。
辽落隔修途,窈窕阂丘谷。

送宗岳归青莲

[元代] 圆至

布囊诗几卷,归计亦凄凉。
不惜经时别,应知聚日长。
石峰蒸玉气,井水浸莲香。
曾许为邻寺,招余住竹房。

丹灶 其一

[明代] 黎必升

欲待将来问渡人,风帆不动石常新。
独怜尘世谁能载,鉴水流花空自春。

葛仙祠

[宋代] 郑康佐

乘云朝太清,烟霞锁故宅。
逍遥十洲上,遂与人寰隔。
泉石独泠泠,遗灶粲朱碧。
欲追汗漫游,安得生羽翮。

秋日漫兴 其一

[清代] 曹鉴冰

柳经秋老不藏鸦,景物因时莫浪嗟。
一卷《楚骚》忘午倦,数声齐女咽残霞。
荣华心已沾泥絮,冷淡情犹湿雨花。
倚遍曲阑难自遣,瓦瓶汲水独煎茶。

席上口占

[元代] 徐明善

乘传入南中,云章照海红。
天边龙虎气,南徼马牛风。
日月八荒烛,车书万里同。
丹青入王会,茅土胙无穷。

松化石歌

[清代] 博尔都

吾家有奇石,乃是松所化。
空谷几千春,移来傍亭榭。
园林从此多清氛,苍藓玉节依然存。
日斜窗外满寒翠,月明帘下留层云。
我至盘桓长手抚,似带幽岩旧风雨。
虬枝无复波涛惊,霜皮半染莓苔古。
锦纹素质寒菁葱,阶前仿佛山灵通。
只知今日成黄石,那解当年是赤松。

同友人游梳妆亭

[明代] 卢钦明

乘兴兰舟此一亭,望中风月正清泠。
九江水下如眸碧,五老峰悬若髻青。
人世几回嗟短发,云林千古剩高亭。
夜深仙子频来往,无际天风响佩玲。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