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前婺川令毛公迁舍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六年婺水尚遗思,择里三迁裕德时。
竹叶遥分滦海色,桂花初发蓟门枝。
官从丹窟颜应驻,业喜趋庭发未丝。
独愧征尘老双鬓,羡君能诵考槃诗。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五年,分管屯田。二十七年起,连续五年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归。二十八年十月,中武举。二十九年,赴京师(今北京)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都城,上陈守御方略,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三十二年,实授都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整顿军备,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他赋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止止堂集》)。三十四年七月,调任浙江都指挥使司佥书,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干练升都司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乘胜追击逃倭遇伏,沉着应战,果断指挥,迫倭寇遁逃入海。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属舟山)作战失利,免职,抗倭自效。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谭纶节制下,领兵救援台州。五月,歼灭入侵桃渚(今临海东)倭寇。九月,往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三十九年,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使戚家军闻名于世。改任台州、金华、严州(今建德东)三府参将,整顿卫所武备,督造战船,严守海防。四十年,倭寇万余、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宁海、桃渚诸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灭倭战策,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而后依次剿除,九战皆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000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挥使。又募义乌兵3000,参加镇压进入江西的闽粤起义流民。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趋严重,戚继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闽抗倭。至宁德,乘退潮率将士携稻草盖淤泥,涉海进攻横屿岛(今宁德东)倭巢,斩倭2600余。转兵福清,深夜攻占牛田(今福清东南),被倭寇称为“戚虎”。乘胜进至兴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敌不意,夺占林墩(莆田南),先后捣毁福建三大倭巢。班师浙江,升都督佥事,任副总兵,守卫闽、浙海防。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围兴化,据平海卫(莆田东南)为巢。戚继光第三次赴义乌募兵万人,奉命率中路军与右路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左路广东总兵刘显协力作战,攻克平海卫,斩倭2200余,缴获器械3900余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余。不久,升福建总兵,镇守福建及浙江温州、金华两府,督理水陆军务。同年冬,倭寇万余围仙游(今属福建),戚继光领兵仅6000,遂行缓兵计,等待援兵,各个击破,解仙游之围。次年,乘胜追至同安县王仓坪、漳浦县蔡坡岭,歼逃倭数千。四十四年,率水陆军至梅岭(在今诏安境),围剿勾结倭寇的海盗首领吴平,迫其逃至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旋与广东总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岛,俘斩吴平部1200余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毁船近百只,吴平遁逃(一说投海死)。奉命兼管广东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驻江西的伸威营军务,担负保卫自浙江温州至广东惠州数千里的海防重任。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调京师训练士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机营副将。建策用三年时间训练10万车步骑精锐边军,用战车拒敌、步兵应敌、骑兵逐敌之法,加强北边防卫。受命总理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昌平、保定练兵事务,节制三镇总兵以下将士。后改任总兵。考察边关形胜和敌我军情,将辖区数千里防线分为12路,设东西协守,分统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迁西东北),击败蒙古朵颜部董狐狸、长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蓟州、永平、山海关军务。次年,请设武学。于帅府止止堂向所部将校讲授韬略、将艺和治军练兵之道。五年前后,写成《练兵实纪》,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六年,建辎重营三座,又创车战营六座,造战车1109辆,分置密云、建昌(今迁安东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车步骑军约10万人于长城边进行实兵对抗演习七天,又校阅多日,为古代练兵史上之壮举。万历元年(1573)至三年,建御敌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击败扰边的董狐狸,迫其叩关请罪。以守边功,进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关,援助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败蒙古插汉部首领土蛮(图们札萨克图汗),录功加少保。次年,创制自犯钢轮火,埋于沿边御敌台下,以杀伤敌军人马。在镇16年,加强边备,蓟门安然。十一年,受排挤,调镇广东。十三年,遭诬陷罢归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终年61岁。有《止止堂集》留世。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所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明代著名兵书,受到兵家重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扶桑花

[清代] 胡承珙

金乌万里翔逸骇,踏折桑枝落东海。
胚胎元气成扶疏,锻鍊阳精蓄光采。
稠条沃叶墙东隈,烧空擎出玛瑙杯。
红绒一线烛龙吐,丹砂万片金炉开。
呼工调脂不敢画,认取蟠根出天外。
羲辔应从此地升,羿弓定自何年挂。
见说长春历四时,斜槎倒插足生机。
转瞬荣华羞似槿,向阳心事本如葵。
无端流落鱼蛙国,却被时人妄品题。

述哀 其四

[清代] 王采蘋

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
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
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
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
萧萧班马声,瑟瑟丹旐寒。
护持赖手足,凡百皆周旋。
奈何未克归,执绋随征鞍。
百身安可赎,眺远空长叹。
何当侍先茔,诛茅结一椽。
瞻依傍松柏,享祀供蘋蘩。
风尘正澒洞,双鬓惜已斑。
丹砂竟何益,仙驭茫难攀。
安得少伯舟,飘然五湖边。
斯怀苦难遂,奋往无修翰。
平原愁纵目,短碣埋荒烟。
何时马鬣封,恩光被重泉。
一为《蒿里》曲,援笔涕汍澜。
宦游客中州,飘零馀八口。
清风传奕世,囊橐无所有。
官逋及私负,累累积如阜。
典鬻易米薪,操持到井臼。
幸有娣妇贤,艰难互相守。
风雨何飘摇,谁与保户牖。
苦居失昏旦,愦愦如中酒。
刻木空肖形,英灵俨座右。
遗物少奇珍,故衣杂佩玖。
缄封未忍开,奚必竞分剖。
岂无萋菲言,利害切肤受。
信我皎日怀,中表谊尤厚。
伯氏篆固陵,禄米分升斗。
日给仅可敷,忧来独搔首。
安贫本吾分,内省亦何咎。
媚时宁有方,取舍忍无苟。
生意何寥寥,微躯当速朽。

南园

[清代] 赵怀玉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
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
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
旧侣都星散,萧然独往来。

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一

[清代] 邵葆祺

一扫云霾迹,青阳气万重。
炎威初寂灭,天罚尚宽容。
犹胜然脐败,争看系颈从。
宏羊烹此日,会待寝边烽。

暮春旅怀

[明代] 罗万杰

栖栖蓟北地,冉冉暮春天。
客路偏兹景,相看两悄然。
落花寒食后,倦鸟夕阳边。
欲办南归计,惟馀沽酒钱。

退休闲居十有馀年有感

[近现代] 刘家传

春来喜得故人函,秘笈新书许共探。
兴发山林行尚健,喧无车马睡能贪。
拿云揽月誇多士,渡海浮天有远帆。
老骥犹驰千里志,桑榆在望我何堪。

广陵先兄阁部墓下作 其一

[清代] 史可程

一抔乾净地,洒血酹孤樽。
雁序沦黄土,荪枝乾白门。
蛇龙缠日月,箕尾正乾坤。
浩气今何许,空嗟五丈原。

吊黄花冈诸死士

[近现代] 钟动

一抔净土好儿郎,夜夜乘潮睨故冈。
入梦精魂仍飒爽,出云华鹤几哀伤。
遥知赤血年年碧,剩有黄花节节香。
若到残更怀国事,杜鹃犹似蜀中王。

幽芳记十六首 其四 柳

[明代] 彭日贞

名自章台重,芳从香土垂。
依稀有神晤,眉际与腰肢。

浣溪沙 题周颖南翁北游集

[近现代] 夏承焘

琼岛清阴日正长。
一樽语笑共端阳。
田田翠叶水风凉。
华夏北游怀故国,星洲南去有侨乡。
何时重见醉千觞。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