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仲祥松斋

朝代:宋代 作者:裘万顷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
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
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
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
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
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
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
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
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
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
只恐大厦成,梁栋各有施。
出处初何心,山灵勿疑渠。

裘万顷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隐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於卷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由白塔灞渡东津

[清代] 李调元

出郭眄遥岑,过渡得佳境。
长风走溪声,落日横塔影。
入林路愈细,村口光耿耿。
彷佛别有天,鸡犬自闾井。
不见打鱼人,但见钓鱼艇。

同诸子游芙蓉山

[清代] 陈王猷

出郭见佳色,始得春山青。
汩汩武溪水,滔滔初欲平。
渺渺惬神契,超超违俗情。
风日况暄和,缓步徐览登。
渐与江城隔,屡自冈峦升。
芙蓉削千仞,高无尘壒生。
康容去我久,留此泉源清。
朅来饫云腴,忽若御风行。
至味乃淡泊,大道绝扰营。
寥阒空山中,时闻天籁声。
我意本能适,欣然怀耦耕。
虽乏买山物,宁负丘壑盟。
逍遥且为乐,聊复招友朋。
辛苦仙人灶,徒存千载名。
汉道士康容曾于此山烧丹,灶迹犹存。

出郭

[清代] 陈宗起

出郭见牧童,牵牛下冈去。
缓步如不前,逢人语絮絮。
牛饥思美草,且置不遑顾。
语罢复间间,余情向何处。
予故无心者,悠然与之遇。
恐有尘劳人,因兹百感聚。

山家即事

[清代] 韩疆

山家就宿看山月,松际清光半未升。
凉色渐生花径露,微风欲灭草堂灯。
壁邻荒寺疏钟断,檐压春星夜气澄。
亦愿幽栖来此地,柴门相望几时能。

荒村

[清代] 鲁兰仙

荒村何所见,茅屋两三椽。
人语白云外,秋来黄叶边。
野光吹落日,海气接长天。
仰首飞鸿度,凄凄亦可怜。

山行

[明代] 释古奘

出门无定所,一路乔松阴。
流水道人意,青山太古心。
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
独坐发长啸,萧萧风满林。

暮归

[清代] 郭浚

睡起看云又别峰,一年春事漫匆匆。
墙桑叶密能催雨,溪柳花多不定风。
伏枕故人来眼底,卷书余味在胸中。
生涯未便空山了,闲倚村扉送远鸿。

晚步

[清代] 管绳莱

出门看斜阳,忽已上高树。
携手同心欢,城隅散轻步。
秋风一夕来,衣袂改轻素。
木叶脱何迟,芳草色非故。
悠悠远水明,霭霭苍烟暮。
牧晚笛归村,渔寒镫隐渡。
登高畅幽怀,感逝戚内顾。
新欢不在眼,陈人复谁慕。
存悲思浩歌,念别感征路。
辽天廓无边,惟有寒鸦去。

游风穴寺因宿默上人方丈

[清代] 马振垣

出门穿云入,夹路竹松美。
迢递度石桥,楼阁凌空起。
中有默上人,颇悉清净理。
谈经翠微中,探珠碧海底。
天花如飞雪,纷坠虚空里。
绳床肯相借,黄昏同栖止。
萧萧佛火清,琅珰鸣不已。
老僧听溪声,禅心入流水。
愧余尘劳人,诗酒徒自鄙。
愿借金篦灵,刮我眼中眯。
夜久诸天静,镫花结孤蕊。
始知卧深山,白云冷衣被。
钟鸣尘梦觉,霞光东方紫。
无奈逐群动,元悟何由始。

秋日忆家大人粤游

[清代] 陆寅

又见秋风动,芦花江渚飞。
忍看时序变,犹与老亲违。
远信无他语,深情只望归。
应怜挥手日,儿女共牵衣。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