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行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
孤寺残钟催夕照,汀洲疏苇送秋声。
西风独起湖山思,久客应知寂寞情。
野鹤渐无惊弋意,对人孤立水烟平。

寇准
:(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左圭右阝)(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鄧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为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係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为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係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有《巴东集》。《全宋词》收其词四首。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宋代] 辛弃疾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麽。

依韵和苏州蒋密学

[宋代] 范仲淹

馀杭偶得借麾来,山态云情病眼开。
此乐无涯谁可共,诗仙今日在苏台。

行边

[明代] 戚继光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
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五耘鼓

[宋代] 王安石

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横吹曲辞 陇头吟

[唐代]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徐卿二子歌

[宋代] 文天祥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
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
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
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宋代] 范成大

遮藏茉莉槛,缠裹芭蕉身。
我亦入室处,忍寒待阳春。

消夏诗

[清代] 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朱家曲

[宋代] 欧阳修

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
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旅舍孤烟外,天京王气中。
山川许国近,风俗楚乡同。
宿客鸡鸣起,驱车犹更东。

闻顶山徐道人改卜

[宋代] 叶绍翁

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
野蜜和峰割,岩花带蝶移。
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
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