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译文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王沂孙
王沂孙(?—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曾任庆元路(今浙江鄞县)学正。与周密、张炎等人同结词社,相与唱和。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讲究章法、层次,词致深婉,盛传于世,然有意旨隐涩之病。有《碧山乐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简台澎故旧

[近现代] 黄假我

夜夜潮声入梦来,朝朝指望海云开。
相期共醉春风里,不话离怀话壮怀。

雨花庵题壁

[明代] 释霁月

一僧一蒲团,钟动众僧坐。
日暮经梵声,松风相与和。
于此得清閒,胡受俗尘挫。
兴生即可游,神疲即可卧。
人生天地间,但勿作昏惰。
书此告后人,万虑庶可破。

谒谢南海神登浴日亭

[明代] 杨瑞云

入望寒光万里馀,钓舟隐隐浪灯疏。
山河亦有阳回处,天地何当日浴初。
千丈长鲸翻浪紫,三更高阁听鸡舒。
野人乍识扶桑胜,愿作沧江一老渔。

园居

[明代] 林大钦

林园滋幽独,横经幸不违。
碧草怜秋萎,青山尚鸟归。
景寂绝繁乱,人閒无是非。
吾志在寥廓,于此聊忘机。

小孤山

[明代] 庞嵩

远吞巴楚会欧吴,震动三江荡五湖。
砥柱波心饶独立,只身峰脚更谁扶。
过天风雨随翻覆,满眼波涛自有无。
深夜露凉仙籁寂,寒光千里月轮孤。

观画

[宋代] 李昭玘

梦泽正天寒,南峰带秋色。
诗人句不尽,馀意传粉墨。
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
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
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
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
未成真营丘,不俗已高格。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
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

洛阳人为祝良歌

[魏晋] 无名氏

天久不雨,烝民失所。
天王自出,祝令特苦。
精符感应,滂沱而下。

游石莲洞 其九

[明代] 邹元标

开士叩禅关,朗公已出山。
题诗岩窦里,未许落人间。

重登东岳泰山 其二

[近现代] 朱帆

赢得馀生自在身,青峰迎我白头人。
云依远树闲离岫,车近悬崖疾转轮。
莫道凡间无绿水,可怜仙境亦红尘。
因何五岳独尊岱,一览群山尽伏臣。

展先光禄墓

[明代] 潘益之

名山长瞰鉴江楼,佳气青葱结一丘。
自荷先朝深雨露,可堪今日抚松楸。
碑留宿草终天恨,风度啼乌入暮愁。
八十五龄肋力竭,有怀明发未能休。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