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杨图南佥判惠园亭石刻来索恶语寄题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周必大

七十归休古亦稀,谁濒四十挂朝衣。
天如不发湖山閟,林下真无一士归。

周必大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先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为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合门事,奉祠。乾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为韩侂胄指为伪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谥文忠。生平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阁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堪夥,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宋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为十四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濠上新柳家大人命赋

[明代] 黄圣年

阳回江上百花明,柳色先看弄晓晴。
拂岸柔条堪系舸,傍檐纤叶待巢莺。
烟笼舞影当杯浅,雪拟飞花点席轻。
自是柴桑归去早,春风门巷倍关情。

送马静山寄林晓山兄弟

[宋代] 林千之

古井谁复汲,古调谁复裁。
玄鹤引清吭,万壑松风哀。
彼美三株树,沆瀣?琼台。
吾宗大小山,正尔期不来。
袖有明月珠,远遗马子才。
江空山亦深,乃肯穿苍苔。
妙悟玄中玄,使我心悠哉。
有墙肩曹刘,无苑延邹枚。
采薇雾失道,钓鳌风折桅。
朔风无重裘,地炉拥寒灰。
两穷相值遇,一笑聊参陪。
白日苦无光,暖律何当回。
持此将安归,令人心胆摧。
吾闻三神山,缥缈连蓬莱。
沧海正清浮,神仙亦崔嵬。
归欤三隽朋,下界空飞埃。

香奁八咏 其六 云窗秋梦

[元代] 钱抠

桂花香冷夜沈沈,睡熟银屏小凤衾。
杳杳不辞湘水远,悠悠直过楚云深。
红椒树底鸳鸯比,黄叶风前蟋蟀吟。
预报砧声莫惊觉,暂容摅尽别离心。

采桑子 忆甲午北上过方顺桥,咏雏妓弹琵琶,有句“身与琵琶一样长”,稿已佚,以词纪之

[清代] 聂树楷

记曾方顺桥头过,娇小雏娘。
额点鸦黄。
身与琵琶一样长。
略停声调停歌口,微送脂香。
挽袖掀裳。
索得缠头过别房。

读史 其十

[清代] 孔祥淑

君子不知命,势利相奔竞。
贤哉于陵妻,尼夫却楚聘。
食玉岂不美,衣锦岂不盛。
君臣虚以听,况执国之柄。
相视若浮云,琴书怡天性。
千载仰高风,安贫良非病。

嵩山二十四咏 其十一 凤凰峰

[宋代] 楼异

当年翔凤此徘徊,曾为真人览德来。
今日飞鸣天外过,纷纷燕雀不须猜。

风入松

[明代] 盛颙

闲门芳草不胜幽。
一雨一番愁。
篆烟风袅萦银漏。
容归燕、半上帘钩。
唤醒午窗残梦,莺声杨柳梢头。
天涯人远会无由。
空倚夕阳楼。
江山满眼还依旧。
如麻事、付水东流。
空想六桥陈迹,何时载酒重游。

次陈留

[宋代] 许景衡

裋褐驱羸马,依然寒气侵。
春风官柳细,红日雪泥深。
蔼蔼多佳气,飞飞亦好音。
宁辞去家远,魏阙旧驰心。

周定王兰雪砚翁覃溪师属赋

[清代] 吴嵩梁

周藩宫里端溪石,留与苏斋试烟墨。
四百年来璧水香,镌题古篆看犹识。
驺虞献后归大梁,不愿移封就洛阳。
师儒曾聘刘长史,词赋雅重东书堂。
镇平博平皆好士,南陵西亭亦相继。
本草图成为救荒,幽芳千种谁重绘。
汴河横决浪如山,迎取金容没水还。
一片仙云依旧紫,却随玉碗出人间。
元朝宫树伤心碧,乐府当初歌不得。
斜阳秋划十三陵,今日蟾蜍泪重滴。
未央残瓦永平砖,都与人家作砚田。
寻常故物知何阴,名字关心特可怜。

金山九日

[明代] 任环

佳节逢重九,孤踪寄海涯。
自怜犹墨绶,多病已黄花。
欲问南来雁,那堪此际笳。
夜深眠不得,移枕听慈鸦。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