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怀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
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
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病间閒行二首 其二

[明代] 陶益

梧桐叶尽冷秋光,乍出惊看鬓有霜。
回首烟霞高阁里,空山无恙任相羊。

应天长

[唐代] 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
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
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一点春 藕丝 见况周颐《词钞》

[清代] 冒俊

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
美人烈士情无限,馀绪缠绵自古今。

临江仙 丙寅九日登吴山恨蔚真未预兹游,作此寄之。

[清代] 严既澄

信美湖山容俯仰,从头感逝伤离。
登临情味绝凄其。
芳年摧落照,归梦系儿妻。
长伴飘零湖上月,何时照取双栖。
中年忧患赖相持。
莫将孤枕泪,愁损软腰肢。

南都将北游以书告别作新阳关三阕以壮其行 其二

[近现代] 林南强

波浪如山打两舷,谢安舟底自高眠。
晚来被酒柁楼立,唤起蛟龙舞九渊。

数诗

[魏晋] 孙放

一往纵神怀,矫迹步玄阐。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清代] 苗令琮

女莫作王明君,男莫作班定远。
尊为阏氏贵封侯,一去边廷竟不返。
铁崖赵侯古侠者,平生足迹半天下。
吊古欲射钱塘潮,依人又跃燕山马。
击筑长安里,买醉章华街。
缠头十万锦,穷愁安在哉。
西风易水酒徒散,酣歌走上黄金台。
隐居深闭太行足,杨柳门前几回绿。
四时空失慈母欢,一朝难得八州督。
我昔南行七阅月,归来亲鬓有华发。
空空两手登高堂,我母见之若饥渴。
因忆逢君林屋西,君言失意今当归。
故山春色又周岁,白头望断莱子衣。
衣如鹑兮马如狗,跋涉三年竟何有。
请君三复遗山诗,扼狐岭上应回首。

西园杂咏 其二

[清代] 潘衍桐

一径入寒云,万竹昼深碧。
红英尚迟吐,照此春月白。
幽林不逢人,癯鹤有行迹。
半盏绿茶香,无言对凉夕。

为陈寥士题单云阁诗思图

[近现代] 彭鹤濂

满阁秋阴此倚栏,云单耐得半宵寒。
岭松岩桂江干竹,莫作寻常画本看。

浈阳峡

[清代] 陈叶筠

一径入峡口,盘盘往复回。
烟横两岸合,水划万峰开。
命托长年手,魂惊乱石堆。
前途望不极,何处越王台?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