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三首)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旧花欲落新花好,新人少年旧人老。
佳人见此心相怜,举觞劝我学神仙。
我闻神仙亦有死,但我与子不见耳。
只言老彭寿最多,八百岁后还如何。¤

刘基
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14岁入郡庠学《春秋》﹐后从郑复初学习宋代理学。元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因检举御史失职事受排挤﹐弃官隐居。至正八年(1348)﹐台州方国珍聚众起事﹐复被任为浙东元帅府都事﹐因反对招抚之策﹐力主剿捕﹐与上司意见抵牾﹐被罢职﹐放浪于绍兴山水间﹐以诗文自娱。安山吴成七起事时﹐又被委任为都事﹐曾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义军﹐升为浙东行省郎中。不久又与元朝统治者矛盾﹐弃官隐于青田山中﹐着《郁离子》以明志。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攻占浙东﹐刘基与宋濂等应朱元璋征召到南京﹐陈时务十八款﹐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其后七﹑八年内﹐深受朱元璋倚重﹐参与机要﹐辅佐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部﹐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四年﹐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受朱元璋猜忌﹐赐归乡里。洪武八年﹐懮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刘基的政治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固国莫大于保民﹐而保民莫切于备患"(《春秋明经》)。他把休养生息﹑加强武备视为立国的两大根本。明朝开国后﹐他任御史中丞﹐曾参与朝廷多项重大决策。尤为重要的是﹐他与朱元璋共同改变了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方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应试者的文章必须仿宋经籍﹐代古人语气来写﹐多用排偶文体﹐这就是后来的"八股文"﹐又叫作"制义"。这一考试方法沿用到清末。它在巩固封建制度﹑禁锢思想文化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明初文坛上﹐刘基占有重要地位。他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首先﹐从儒家"诗教"思想出发﹐强调作品的教化作用﹐认为应当"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照玄上人诗集序》)。这种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他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以司马迁﹑班固﹑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为楷模。当时﹐与刘基齐名的文学家宋濂也提倡复古。他们的理论和著述﹐对于明初文风由纤丽转向质朴﹐起了重要作用。刘基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突出。诗歌之中﹐又以乐府﹑古体诗为优。他在诗歌写作中﹐贯彻自己的文学思想﹐写了相当数量的讽谕诗。这些诗描绘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他揭示了农民在地租王税下所受的严重剥削:"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王租未了私债多﹐况复尔辈频经过。"(《野田黄雀行》"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畦桑词》)他在一些诗里还刻画了农民在连年战祸下的流离惨状:"平民避乱入山谷﹐编篷作屋无环堵。回看故里尽荆榛﹐野乌争食声怒嗔﹔盗贼官军齐劫掠﹐去住无所容其身。"(《雨雪曲》)他抨击官吏肆虐给百姓造成的祸难:"官吏逞贪婪﹐树怨结祸胎。"(《感时述事十首》之七)"况闻太行东﹐水旱荐为虐。饥氓与暴客﹐表里相倚着。赈恤付群吏﹐所务惟刻削。"(《过东昌有感》)他甚至讽刺朝廷最高统治者在战火纷飞﹑"浪动江淮战血红"的年代里﹐还纵情于声色享受﹐"新向湖州召画工"(《有感》)。与此同时﹐他在《孤儿行》﹑《病妇行》﹑《田家》等一组诗中﹐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在《夏夜台州城中作》﹑《赠周宗道六十四韵》等诗中﹐抒发了为民请命的志愿。这些诗篇都具有社会意义。当然﹐在刘基诗歌作品中﹐更多的是感慨人世沧桑﹐咏叹怀才不遇﹐以及一般的写景抒情篇章﹔其中还杂有若干歌颂圣王﹑遯世游仙之作。与诗相比﹐他填的词大多内容空泛﹐情绪低沉﹐少有佳作。刘基诗歌的艺术风格比较多样﹐或求雄浑﹐或求婉约﹐或求奇崛﹐或求天然﹐兼容并包﹐卓然成家。著名的神话诗《二鬼》长达1200余字﹐描写管理日月的结邻﹑郁仪二鬼﹐被天帝暂放人间﹐50年不得相见﹐后来宇宙变动﹐二鬼见面后相约为天帝除翳﹐再造乾坤。天帝大怒﹐重将二鬼拘囚﹐"养在银丝铁栅内﹐衣以文采食以麋"。二鬼无可奈何﹐只好等待天帝息怒﹐重返天上同游。诗中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曲折地表现了在朱元璋猜忌压抑下的苦闷﹐以及再整朝纲的抱负。诗歌想象奇谲﹐语言瑰丽﹐风格雄浑﹐气势恢宏。而他的另一些诗﹐又追求浅显通达﹐如《懊歌》:"养儿图养老﹐无儿生烦恼。临老不见儿﹐不如无儿好。"《从军五更转》:"一更戍鼓鸣﹐市上断人声。风吹鸿雁过﹐忆弟复思兄。"饶有民歌风味。刘基墨迹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但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他在元末隐居时所写的《郁离子》﹐共18章﹐195节﹐多者千言﹐少者百字﹐在议论之中常杂以寓言。郁离二字﹐意思是文明。刘基在此书中﹐较全面地发挥了他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其目的是向统治集团讽谏﹐以实现封建制度长治久安。但在讽谏之中﹐也包含了对统治集团昏聩腐朽﹑贪婪自私的一些揭露。例如"卫懿公好禽"﹐"晋灵公好狗"﹐"灵丘之丈人善养蜂"﹐"济阴之贾人渡河"﹐"屈子谓楚襄王"等节﹐都写得很精彩。尤其是"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节﹐写"狙公"强迫众猴子到山中采草木果实来供奉自己﹐后来众猴子觉悟过来﹐终于在某一天"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这则寓言﹐揭示了统治者压榨剥削百姓必遭反抗的道理﹐很生动﹐也很深刻。除《郁离子》外﹐刘基还写了若干思想性较强的散文。著名的《卖柑者言》﹐描写杭州有小贩卖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作者买后诘问时﹐小贩答道:"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于是"予默然无以应"。它的讽刺锋芒﹐实际上是针对整个统治阶级的﹐是明代寓言体散文不可多得的佳作。由于刘基以师古为宗旨﹐他的散文风格古朴浑厚。《郁离子》模仿秦汉子书﹐语言典奥﹐义蕴深远。他善于驰骋想象﹐将古代史实传说大胆改制﹐推陈出新。一般的说理散文﹐论点鲜明﹐文笔犀利﹐而且往往夹叙夹议﹐注意文字的形像性。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不多﹐以隐居会稽时所作的《游云门记》﹑《出越城至平水记》﹑《活水源记》﹑《白云山舍记》等篇为佳。写景时讲求意境﹐手法细腻﹐如《松风阁记》描写风中之松:"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颇有唐宋散文名家的风致。刘基的诗文佳品﹐多作于元末他前半生几次弃官隐居时期。明初出仕之后﹐诗文多酬酢之作﹐内容芜杂﹐思想空泛。死前数年归里闲居﹐所作多为无病呻吟﹐有价值的很少。刘基的著作较多。先曾由其子刘仲璟﹑孙刘廌等分别编为《郁离子》5卷﹑《覆瓿集》并拾遗20卷﹑《写情集》4卷﹑《犁眉公集》5卷﹑《春秋明经》4卷﹐于明初梓行于世。成化六年﹐戴暨等人汇刻为《诚意伯文集》20卷。嘉靖三十五年﹐樊献科根据文章体裁﹐更定编次为《重编诚意伯文集》18卷。今通行本为四部丛刊本《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20卷﹐系据乌程许氏藏明刊本影印而成。内收《郁离子》18章﹑文220篇﹑诗1184首﹑词233首﹑《春秋明经》42则。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渔樵清会图

[明代] 汪广洋

烟溆收归棹,云山罢采薪。
相逢岑寂处,总是画图人。
野蕨供芳蔌,江鱼得细鳞。
瀼西村酒熟,此会最情真。

哀双凤诗连句

[清代] 范当世

二月江南柳,风条踠绿芜。
枇杷门巷在,裙屐酒尊逋。
无意逢花落,何缘救草苏。
为君数前事,怆我郁嘻吁。
碧玉家原小,红儿貌不殊。
凤饥梧粒瘦,虫蚀蕙根枯。
绛树雕栏出,青螺宝镜摹。
弹筝愁浪子,扶酒倚香奴。
鬼卦金钱卜,欢情斗帐腴。
缬云方共晓,珰月莫难敷。
含娣羞团扇,缄盟结绣襦。
郎来婴武觉,梦浅碧鸾扶。
半臂宵宁冷,双飞愿忽孤。
缯绨穷赎蔡,玳瑁独栖卢。
岂悔偷灵药,终难并鄂柎。
隔帘牛女怨,递简角张迂。
强笑成歌舞,华妆泫粉朱。
纵摇雕玉佩,未剖黑心符。
宓枕惟遗植,苏台誓托吴。
露莲秋后苦,霜菊影边癯。
一病秦医拙,千行楚泪俱。
名驹犹惜骨,灵鸟竟辞笯。
宛转卷葹拔,悽凉杜宇呼。
命残留钿合,肌煖待襜褕。
谁道城南艳,能从陌上夫。
百金豪客帽,九鼎美人躯。
往者曾平视,今来失彼姝。
夫容悭晚堕,蘅芷际春徂。
锦瑟鸳弦尽,香泥燕垒无。
欲铭罗袜冢,更涕博山垆。
沧海填精卫,穷阴种橐吾。
天涯感沦落,回首共踟蹰。

赠吴雁舟

[清代] 释敬安

独有延陵子,精庐每见过。
禅机信敏捷,绮思未销磨。
偶看杨枝舞,争传桃叶歌。
天花纷落处,谁识病维摩。

郑所南画兰卷樊山所藏元明题者三十余人末有张文襄题诗樊山自题七言长篇一绝句八皆丁未都中作也

[清代] 沈曾植

硾光闇脱由拳纸,小字凋残丁子尾。
尖豪破墨不破水,元是孤臣泪铅泚。
昔为王者九畹香,今扫僧残一锥矣。
图中两花间九叶,左方长短参差七。
六陵云黯一星移,白雁声催北风急。
右方二叶短复短,心在零丁海洋畔。
可知正统远仍存,块肉犹延丙丁算。
国香零落天之涯,国殇毅魄怀王知。
南翁傥有南公语,本穴嗟当木坏时。
呕血总为天水碧,啼魂常抱冻青枝。
当门翻恨无摧折,祭鬼何妨入炼持。
遗事郑陈韩各写,精爽何分在朝墅。
刳心史已瘗承天,代舞灵应依亳社。
沧桑几度红羊换,长卷珍留清閟玩。
题诗原是太平年,黄閤紫枢眉寿愿。
十年我辈草间存,一老不遗箕尾远。
酒阑坐客重披看,若有人兮泪如霰。
呜呼舜禹之事盗蹠章,昔为狄灭今梁亡。
西州华屋渺龙荒,马策余泪秋淋浪。
我无桥亭之砚端筴知阴阳,亦无西台竹如意。
朱鸟有噣空彷徨,《春秋》不作《骚》不光。
萧艾变化兰无芳,提笔掷笔歌慨慷。
人间谁要埋忧地,一往牢愁天上寄。

天仙子

[清代] 陈衍

喔喔荒鸡浮客听。
不许愁人眠不醒。
此时遥想绮窗前,临晓镜。
伤流景。
往事停妆重忆省。
坐尽栏干天未暝。
衰柳斜阳双瘦影。
夕阳收去影还单,立不定。
行又静。
落叶萧萧堆满径。

分题送友得忠孝庙

[明代] 贝琼

丈夫死殉国,于道讵非宜。
烈烈卞侍中,忍顾王室危。
枭獍敢为逆,我师焉可支。
跃马婴其锋,以肉充虎饥。
苦战既不旋,有子亦从之。
精忠贯日月,未惭马革尸。
至今石头下,尚使行人悲。
郁郁冶城山,秋风吹古祠。
送客远相过,慷慨伤我怀。
当时诸老臣,清谈竟何为。
酌酒酹英魂,忠孝以为规。

和答钱宫声见怀

[清代] 许虬

吴阊惜别雁书稀,春树春江雨色微。
游子谁怜亲渐老,无家止有国堪依。
青萍啸夜中原在,白日流空两鬓非。
还忆长安同跃马,极边樵悴揽征衣。

游风穴简陆云士

[清代] 吴雯

汝州风穴寺,城西白云里。
出郭芳草深,得此林壑美。
柏子周四山,桐花通一水。
香阁接幽岩,僧饭资禅喜。
石潭见空性,澄澈何终始。
潭上新笋生,潭下旧兰紫。
溪风吹午钟,脱然谢糠秕。
相逢采山人,念尔宦游子。

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湿萤乱开阖,山影霾半湖。
噞喁閒格磔,杂沓喧荷蒲。
宵沉潜蛰作,万窍争号呼。
长飙忽飘捲,飒若幽灵趋。
大千入星光,贞明忽巳无。
一息拟终古,遥夜何时徂。
握云天一角,下有青溪庐。
脱袜此偃息,谛吟定何如。

方诸曲

[南北朝] 谢燮

望仙室。
仰云光。
绳河里。
扇月傍。
井公能六著。
玉女善投壶。
琼醴和金液。
还将天地俱。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