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侍宴应制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杜审言
杜审言(公元648?-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全唐诗》所收亦此数,并按体裁编次,计有五言古体二,五律二十八,七律三,五言排律七,七绝三。事迹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过黄宅书馆吴子赞黄君甫二茂才黄元庸欧裔能黄叔和雅集同赋之字韵

[明代] 李英

白头游不倦,晓起独垂丝。
小艇无拘碍,沧江任所之。
投閒陪雅士,博笑赴围棋。
消洒东篱下,飞觞侑俚词。

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

[宋代] 李茂之

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
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其一

[宋代] 李薰

入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寄化城寺

[宋代] 李虚己

化城金地出人群,瀑布峰前一径分。
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
子明丹灶封秋藓,李白书堂锁暮云。
欲去未能还结念,展图时诵北山文。

送德基

[宋代] 李蟠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过发冠女仙庙

[元代] 李裕

天上香云拥碧鬟,山中大药驻红颜。
千年仙去空尘土,半夜月明闻佩环。
芳草不知前度绿,古苔浑似旧袍斑。
自怜轩冕驰驱者,目送浮云不得閒。

熙春台 其一

[宋代] 李详

地回仙岛风光别,人在春台笑语温。
事简民淳知帝力,时和岁稔荷天恩。

秋怀五首 其五

[宋代] 李谦

东篱数丛菊,已著金粟蕊。
重阳能几时,使我日屈指。
向来陶渊明,勿谓今已矣。
我欲置樽酒,采之杂浮蚁。

题文丞相吟啸集

[宋代] 李谨思

南人不识两膝贵,曲摺百态卑且劳。
斯人护膝不护头,故以颈血沾君刀。
蟠胸孤愤擘不碎,杀气千丈缠旌旄。
援桴亲鼓尽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俘来吮血语神语,咄咄尚与天争豪。
须臾赤日减颜色,玄云莽莽风飕飕。
或言巨灵收拾付真宰,读罢拊臆生长号。
又言丰隆列缺对愁绝,疾指玉鞭鞭六鳌。
雨瓢倒翻水怪舞,斗枢横轧天籁号。
怜伊肝胆苦复苦,亦见曩昔真离骚。
劫灰满地莫挂眼,蓬莱虽远容轻舠。
长驱疠鬼尚堪战,尽闲未许飞仙遨。
乃言兴废在尔不吾与,吾死吾主吾焉逃。
鲁叟闻言拍手笑,斯人六经为骨为皮毛。
斯人捲取六经去,空将赝本传儿曹。

过聊城

[明代] 李贽

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
倭夷两步卒,廊庙几公卿。
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