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后山僧谦自牧游

朝代:宋代 作者:艾性夫

为僧不游醯瓮鸡,游不名山沮泽龟。
见山无诗僧亦俗,诗不高古犹无诗。
吾谦年少钟老气,发根甫断拨云去。
归来笠雪两肩寒,已觉囊中有佳句。
一枝瘦杖万里心,策策尚欲穷幽寻。
湖光山绿上下竺,谷花溪月东西林。
我亦爱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壮行色。
为语春风九里松,题诗野客今头白。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兴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於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隐,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和张芗田大令鸿书追忆词用渔洋山人秋柳韵 其一

[清代] 罗大佑

飘泊东风黯醉魂,才人新怨赋长门。
花移别馆莺无力,泥落空梁燕有痕。
芳草已迷柳杨渡,扁舟何处苧萝村。
梨云庭院深如海,悽绝萧郎莫更论。

金洲晚渡

[明代] 陆宣

扁舟一叶似仙槎,来往清津要浦涯。
潮漾木兰过绝岛,江吞红日映残霞。
青山两岸人临水,绿树孤村客到家。
向夜白蘋洲渚静,短篷和月宿芦花。

送云扶妹归扬州 其二

[清代] 袁机

此去蘋蘩慎所司,西湖花鸟莫相思。
同怀姊妹怜卿小,珍重初离膝下时。

二月

[金朝] 张公药

二月芳事何等好,南陌东城饶物华。
春风无意管杨柳,晴日有心烘杏花。
故山随分可娱老,宦游到处聊为家。
梦归草堂捲疏箔,几点白鸥眠浅沙。

湖上送春 其一

[清代] 朱锡绶

微雨新晴三月天,白堤垂柳欲飞绵。
流莺啼杀春无语,宝马香车又一年。

送复上人游吴

[元代] 熊太古

二月钟陵花满烟,袈裟东上木兰船。
地浮彭蠡江声转,山入姑苏海气连。
千里从师应未晚,五湖为客谩多年。
遥知后夜相思处,坐看中天好月圆。

同尘异大师作金声兄春日登丹霞对现台

[明代] 释古电

无事共跻攀,春台坐不还。
风驱江濑涌,苔蚀石纹斑。
出岫云藏寺,临流花绕山。
钟声催落日,凭眺更乘閒。

广州十二月书怀

[清代] 惠士奇

风物娱游子,孤怀强自宽。
鹧鸪知岁暮,鹦鹉诉冬寒。
山上飞鸣好,樊中饮啄安。
可怜珠树鸟,无地避金丸。

舟次天津

[清代] 曹鉴平

春月辞家出,津门入夏过。
从知燕市近,还见海云多。
万堞临高阜,千帆荡浊河。
几回哀雁度,乡思更如何。

曹用笔

[清代] 吴萃恩

君家誉重建安文,余技中书又策勋。
留画丹青引中马,风流长忆故将军。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