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

朝代:近现代 作者:柳亚子

障海东流挥日中,吾曹妙手岂空空。
独夫民贼终为虏,团结和平合奏功。
周土蕨薇怀义士,殷墟禾黍笑狂童。
三年待纵冲天冀,风起云扬尔我同。

柳亚子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原籍北厍大胜村,1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柳亚子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宣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随即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读书.三十二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时还加入光复会,在吴淞口外轮上谒见孙中山.清宣统元年(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旭组织反清文学团体南社,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他曾到临时大总统府任秘书,因不习惯于军政机关生活,三日即辞职,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取政权,他感到国事不可为,惘然返黎里,纵情诗酒,写了大量诗歌。”五.四"运动后,柳亚子受到十月革命感召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醉心于马克思学说和布尔什维克主义.民国12年(1923年)4月,与毛啸岑等创办新黎里>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同年与叶楚伧.邵力子等发起成立新南社,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是年12月,他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从事江苏省党部和吴江县党部的筹各活动,先后担任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执委会常委.江苏省党部执委.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4年5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柳亚子于6月发起成立"黎里国民外交后援会",声援:五卅"运动.15年1月,他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大;6月出席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理党务案",在会场痛器以示抗议,并中途退会,返回黎里.16年5月8日,国民党右派陈群派军警到黎里搜捕柳亚子.亚子要妻子郑佩宜相助下藏身复壁幸免于难,后化装成农妇出走日本.翌年返回上海.抗日战争期间,柳亚子先在上海,后去香港。”皖南事变"发生,柳亚子与宋庆龄.何香凝在香港发表宣,严词痛斥蒋介石近害新四军.消极抗日的罪行,被蒋介石开除党籍.日军侵占香港,柳亚子赴重庆,与谭平山.李济深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34年10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唔,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37年,柳亚子与宋庆龄等在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柳任秘书长.次年2月,接受中国共产党邀请,他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0年,柳亚子将家传和自己搜集的南明史料.南社和其他革命史料.吴江地方文献4.4万册献给国家.柳亚子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箸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有《柳亚子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宋代] 辛弃疾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南游吟草

[近现代] 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岳鄂王墓

[元代] 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九曲棹歌

[宋代]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成都曲

[唐代]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蜀道后期

[唐代]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酒香亭

[清代] 向阮贤

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
方朔妙诙谐,早润滑稽口。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大龙湫之瀑

[清代] 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咏石灰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