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圩wéi(ㄨㄟˊ)
1、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垸。圩子。筑圩。
2、有圩围住的地区:圩田。盐圩。
3、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圩子。
其他字义
圩xū(ㄒㄨ)
1、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赶圩。圩日。
详细字义
◎ 圩wéi
〈名〉
(1)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 同本义 [dyke]。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圩,圩岸。——《字汇》
(3) 又如:圩丁(修筑圩田的人);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圩防(堤坊,堤堰);圩长(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圩埂(围人的堤堰);圩墙(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4)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 [embankment]。如:土圩子;树圩子
(5)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depression]。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词性变化
◎ 圩wéi
〈动〉
(1) 筑圩防水 [build a dyke]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广水利论》
(2) 另见xū
圩【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雲俱切,音于。岸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名丘。《司馬貞曰》窊也。江淮閒水高于田,築隄而扞水曰圩。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i1 j2 [台湾四县腔] hi1 ji2 [客英字典] ji2 [海陆丰腔] hi1 ri2
◎ 粤语:heoi1 jyu4 wai4
◎ 潮州话:污1(呜),u1 ,he1(hur) [潮阳]hu1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墟 |
虍 |
魚 |
虚 |
kʰa |
同虛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墟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魚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魚 |
遇 |
上平九魚 |
kʰi̯wo |
kʰĭo |
kʰiɔ |
kʰiɔ |
kʰɨʌ |
kʰiɔ |
kʰɨə̆ |
qu1 |
khio |
qiv |
上同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墟 |
ꡁꡦꡟ
|
|
|
khÿu |
|
|
kʼy |
平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墟 |
虛 |
曉 |
魚模撮 |
魚模 |
陰平 |
撮口呼 |
xiu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圩 |
挺 |
徒鼎 |
十八梗 |
庚 |
上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墟 |
虚 |
曉 |
諸 |
第四諸主著 |
陰平 |
墟市又舊國曰故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