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蘾huài(ㄏㄨㄞˋ)
1、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蘾【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胡怪切,音壞。草名。《爾雅·釋草》澤,烏薞。《註》卽土蘾也,生于水澤。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6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蘾 |
褱 |
微 |
壞 |
ɡruːls |
見爾雅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蘾 |
壞 |
胡怪 |
匣 |
皆合 |
怪 |
去聲 |
二等 |
合口 |
皆 |
蟹 |
去十六怪 |
ɣwăi |
ɣwɐi |
ɣuɛi |
ɣuɐi |
ɦɣuɛi |
ɦʷɯæi |
ɦwəɨj |
huai4 |
ghruaih |
hoey |
蘾烏薞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