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从(從)cóng(ㄘㄨㄥˊ)
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
2、采取,按照:从优。
3、跟随:愿从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
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
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
7、次要的:主从。从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其他字义
从(從)zòng(ㄗㄨㄥˋ)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详细字义
◎ 从
従cóng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follow]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comply with]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join;be engaged in]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accept;obey]。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in a certain manner or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如:从严,一切从简
词性变化
◎ 从
従cóng
〈介〉
(1) 自,由 [from]——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earlier on;all along]。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 从
従cóng
〈名〉
(1) 因由 [reason;cause]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the secondary]。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relationship of the same clan]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 从
従cóng
〈形〉
(1) 言词顺畅的 [smooth]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accessary]。如:从犯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又《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说文解字
从【卷八】【从部】
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慈用切
说文解字注
(从)相聽也。聽者、聆也。引伸爲相許之偁。言部曰。許、聽也。按从者今之從字。從行而从廢矣。周禮司儀。客?拜辱於朝。陸德明本如此。許書凡云从某。大徐作从。小徐作從。江氏聲曰。作从者是也。以類相與曰从。从二人。疾容切。九部。以今音言之。从亦可去聲。凡从之屬皆从从。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从 |
从 |
東 |
從 |
zloŋ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从 |
從 |
疾容 |
從 |
鍾 |
鍾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鍾 |
通 |
上平三鍾 |
dzʱi̯woŋ |
dzĭwoŋ |
dzioŋ |
dzioŋ |
dzɨoŋ |
dzioŋ |
dzuawŋ |
cong2 |
zyung |
dzivng |
古文≆說文曰相聽也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從 |
ꡒꡦꡟꡃ |
|
|
dzÿung |
|
|
tsyuŋ |
去聲 |
|
從 |
ꡐꡦꡟꡃ |
|
|
tsÿung |
|
|
dzyuŋ |
平聲 |
|
從 |
ꡐꡦꡟꡃ |
|
|
tsÿung |
|
|
dzyuŋ |
去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從 |
從 |
清 |
東鍾撮 |
東鍾 |
陽平 |
撮口呼 |
tsʰiuŋ |
|
從 |
縱 |
精 |
東鍾撮 |
東鍾 |
去聲 |
撮口呼 |
tsiuŋ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從 |
悤 |
倉紅 |
一東 |
東 |
平聲 |
從 |
從 |
牆容 |
一東 |
東 |
平聲 |
從 |
牀 |
助莊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從 |
慫 |
即勇 |
一董 |
東 |
上聲 |
從 |
縱 |
足用 |
一送 |
東 |
去聲 |
從 |
從 |
才仲 |
一送 |
東 |
去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從 |
嵩 |
心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陰平 |
從容徐緩也 |
從 |
從 |
清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陽平 |
隨也順也就也 |
從 |
訟 |
精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陽去 |
隨從首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