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注释

(1)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2)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3)画作:作画,写生。
(4)殊:特异,不同凡俗。
(5)奴身:即竦身。是收敛驱体准备搏击的样子。
(6)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7)侧目:斜视。
(8)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
(9)绦:丝绳,指系鹰的绳子。
(10)镞: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
(11)堪摘:可以解除。
(12)轩楹:堂前窗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
(13)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14)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
(15)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16)平芜--草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句句是鹰,句句是画”(《杜诗解》)。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自己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何谓倒插法?试看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曰:“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是谓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曰:“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曰:“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曰:“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的“?(sǒng耸)身”就是“竦身”。“侧目”,句见《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见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再见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杜甫这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象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真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颈联“绦镟(tāotaoxuan滔眩)”的“绦”是系鹰用的丝绳:“镟”是转轴,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轩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画鹰悬挂之地。这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象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此两联中,“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大意是说: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自己的感慨曰:“为君除狡兔,会是翻?上。”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曰:“起作惊疑问答之势。……‘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摘’、‘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可见此诗,不唯章法谨严,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不愧为题画诗的杰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述病

[清代] 顾印愚

肺病寻常得,新来病不休。
宫楼违绛级,齐鬲殢青州。
肚痛馀颠草,盲箴结古愁。
从知衰白老,息息战彭仇。

阳羡道中

[清代] 施昭澄

尽日舟行罨昼溪,铜官山色晚烟迷。
孝侯祠下迎神罢,一树昏鸦向客啼。

吴塔夜发

[清代] 蒋师轼

三更月满船,载梦溯前浦。
天水夜寥寂,微风数声橹。
尘事忽萧然,秋心入虫语。

戊戌岁杪感杯

[清代] 徐树昌

三更欹枕不成梦,爆竹声中春已回。
此后年华消鲁酒,从前诗卷付秦灰。
云龙北阙看人去,雾豹南山许我来。
薄薄田园幸无恙,愁怀聊对烛花开。

七夕

[清代] 凌兴凤

三更漏彻忽生愁,玉镜高悬十二楼。
不向天边亲织女,敢从月下拜牵衣。

闵农 其一

[清代] 周馥

麦欲老时雨如缕,冒雨腰镰裸两股。
割来一束釜中煴,姑妇夜舂儿渴乳。
人家麦熟忙上仓,侬家麦熟已断粮。
半纳田租半偿债,耞板未停检衣卖。
东家老农怜我饥,手分遗穗供作糜。
夜深一饱枕蓑卧,蚊雷殷殷来嘬肌。

蒲坂行

[南北朝] 刘遵

汉使出蒲坂,去去往交河。
间谍敢亏对,骖马脱鸣珂。
乍作渡泸怨,何辞上陇歌。

卓牌子近 白蕉晋帖诗,石伽草虫扇

[近现代] 沈轶刘

日暮云间,古芬迸作凄疥。
秋自诡、凭垂霜薤,人似坠柳因风,孤梦犹瘵。
问锦里晚来意,情愈隘。
诗无赖。
偶忆西湖清话,刚夏永追蝉,晚凉擘柰。
付与丹青,重逢写尽万怪。
一般恨,两番消败。

苦雨行

[清代] 潘高

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
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
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
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
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减字木兰花 题日涉园

[明代] 翁孺安

白云深处。
帘捲画楼含暮雨。
玉树歌残。
野鸟心闲独自看。
门摇杨柳。
高士纶竿今在否。
尚想分题。
林外烟岚翠不齐。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