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②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③欲:几乎要,简直要。
④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⑤借问:请问。
⑥酒家:酒店。
⑦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杜牧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猜您喜欢
观灯玉台体十首 其三

[唐代] 徐铉

双阙重闉夜不关,金车宝马晓应还。
亭亭明月临瑶席,灼灼华灯照玉颜。

[唐代] 许坚

卧久就慵伸雪项,少迟犹未整霜衣。

咏卧牛

[唐代] 李家明

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山中荅友人

[唐代] 孟贯

偶爱春山在,因循值暑时。
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
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柳枝辞九首 其六

[唐代] 成彦雄

远接关河高接云,雨馀洗出半天津。
牡丹不用相轻薄,自有清阴覆得人。

五门街望有题

[唐代] 蒋贻恭

我皇开国十馀年,一辈超升炙手欢。
闲向五门楼下望,衙官骑马使衙官。

渔歌子

[唐代] 顾夐

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
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
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柳堤诗

[唐代] 詹敦仁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句 其八

[唐代] 幸夤逊

寒艳芳姿色尽明。

[唐代] 王元

伴行唯瘦鹤,寻寺入深云。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