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朝代:明代 作者:谢榛

暝色满西山,
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
骄虏夜临关。

1495~1575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他年轻时刻意为歌诗﹐渐渐闻名于当世。入京后就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建立诗社﹐谢榛为长。但随着李攀龙的名声大﹐再加上他论诗与李攀龙的意见有所不合﹐于是李攀龙与他绝交﹐王世贞等人袒护李攀龙而排挤谢榛。但谢榛诗名已着﹐从此他遍游诸藩王之间﹐先秦﹑晋﹐后燕﹑赵。他从布衣终其身﹐死在游历途中的大名。谢榛论诗的主张主要表现在《四溟诗话》里。他的基本态度是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也是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并且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岂有不法前贤而法同时者﹖"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熏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他强调﹐对这14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这些看法显然比李攀龙诗论开通和高明。但是﹐谢榛尽管提倡"超悟"﹐提倡道他人所未道﹐其目的主要还在追求诗篇中的"警句"。他认为:"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而且认为这类"超悟"式的独特的警句﹐既可以通过"静室隐几﹐冥搜邈然"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阅书醒心﹐忽然有得"的办法﹐这些都是脱离生活的错误门径。他的诗歌创作有时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这种现象正是他创作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谢榛的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发抒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象《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弯弧仰射双鵰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着有《四溟集》24卷。
猜您喜欢
雨夜

[明代] 李畅

云拥海门雨气,风迎野寺钟声。
二月江山媚景,三春花鸟多情。
寒浦鱼灯远近,长江雁语凄清。
贳得邻酤自笑,与谁共话平生。

南歌子 寄七秭查夫人眉令

[清代] 钟筠

翠钿同时换,冰弦对月调。
娥眉犹忆一般描。
肠断离人,风雨听吹箫。
寂寞愁春尽,殷勤记昨宵。
休将短棹逐春潮。
何日重来,研露共题蕉。

拟束皙补亡诗 其五 崇邱

[清代] 吴敦仁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
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
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
□□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
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北郭烟雨 。

[清代] 郑如兰

园开北郭好吟哦,和雨和烟诗思多。
杨柳千条蕉数本,商量淡墨画如何。

绩溪北乡石鹤山刘宋安成太守陈猛墓

[清代] 汪士铎

林莽苍茫石鹤幽,土花遥忆六朝秋。
贻谋幸值梁承圣,世系追书汉太丘。
想像生金寻墓碣,几曾刻玉护松楸。
万安陵寝经行处,一例荒凉牧竖游。

绿阴

[元代] 周石原

万紫千红梦已休,眼中惊见翠光浮。
数声啼鸟无寻处,几度斜阳不入楼。
润透琴书浑欲雨,凉生衣袂已先秋。
此时蒲柳还多感,莫遣西风一夜愁。

中丘赠乔磐石鸿胪庚辰与枨陆可三诸君饮磐石西园今并作古人矣

[清代] 周亮工

中丘老子好神仙,密注庄生栎社篇。
自起叩宫青缥酒,留人抱月女萝弦。
何期旧雨来残客,剩有春风吹大年。
乱后故交零落尽,多公不信有桑田。

金缕曲·题万红友凤砚,朱鸟庵旧藏,今归水香村夫

[清代] 章钰

凤德今衰矣。
叹无端、由天堕落,由人磨洗。
末路聊为词客伴,依旧飞腾绮丽。
忍回首、绛云天际。
还仗羽毛能爱惜,尽凋伤、不与凡禽比。
留支眼,替蟾泪。
九成台是翱翔地。
问遗踪、溪山罨画,于焉鹪寄。
仙乐迦陵欣合奏,堆絮当年园里。
又流转、几家檀几。
为道石交须郑重,莫涂涂、换得随鸦詈。
会重草,帝鸿记。

扬州慢

[清代] 曹慎仪

露湿红妆,烟萦翠黛,东风尚逗春寒。
正金猊香烬,懒倚碧阑干。
又岑寂、经时小病,任秋千花外,整日长闲。
更黄昏、细雨愔愔,蝶梦阑珊。
琐窗人静,但营巢、燕子呢喃。
□见说飘零,红丝曾系,谁报平安。
赢得春来秋去,伤离别、憔悴芳颜。
怕韶光易老,名花还带愁看。

吴门竹枝词四首 其二 清明

[清代] 王泰偕

唐家天子重清明,细柳为圈赐侍臣。
新入吴中风土记,家家门卷柳条新。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