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高论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馀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译文

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长出来白头发,醒来的时候一根一根拔掉。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猜您喜欢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吟

[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塞下曲四首

[唐代]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陶者

[宋代]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采桑

[南北朝] 民歌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点绛唇

[宋代]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答钟弱翁

[宋代]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仙吕]后庭花破子

[金朝] 元好问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八章

[魏晋] 陆机

一章
于皇圣世。时文惟晋。
受命自天。奄有黎献。
阊阖既辟。承华再建。
明明在上。有集惟彦。
二章
奕奕冯生。哲问允迪。
天保定子。靡德不铄。
迈心玄旷。矫志崇邈。
遵彼承华。其容灼灼。
三章
嗟我人斯。戢翼江潭。
有命集止。翻飞自南。
出自幽谷。及尔同林。
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四章
人亦有言。交道实难。
有頍者弁。千载一弹。
今我与子。旷世齐欢。
利断金石。气惠秋兰。
五章
群黎未绥。帝用勤止。
我求明德。肆于百里。
佥曰尔谐。俾民是纪。
乃眷北徂。对扬帝祉。
六章
畴昔之游。好合缠绵。
借曰未给。亦既三年。
居陪华幄。出从朱轮。
方骥齐镳。比迹同尘。
七章
之子既命。四牡项领。
遵涂远蹈。腾轨高骋。
庆云扶质。清风承景。
嗟我怀人。其迈惟永。
八章
否泰有殊。穷达有违。
及子春华。从尔秋晖。
逝将去我。陟彼朔陲。
非子之念。心孰为悲。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