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鹤(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译文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羽翼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是什么,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赏析

这是一只被囚的鹤,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当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这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鹤立鸡群。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此句,从表面上看,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转眼四望,觉得鸬鹚毛色污浊,徒有其表而又善于学舌的鹦鹉太娇弱,这两者不仅形象气质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讨好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更不要说具备一副铮铮的傲骨了。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没有知音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本诗也可以说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寓人。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威惠庙

[宋代] 吕璹

当年平贼立殊勋,时不旌贤事忍闻。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题史子仁碧沚 其二

[宋代] 吕祖俭

中州累石势嵯峨,城外遥峰耸翠螺。
旧说夕阳无限好,此中更得夕阳多。

贺车驾幸秘书省二首 其二

[宋代] 吕祖谦

紫清丹极与天邻,阖辟乾坤系笑嚬。
独为斯文回一顾,坐令吾道重千钧。
先王旧物参差见,列圣明谟次第陈。
墨客区区感荣遇,岂知深意在彝伦。

句 其二

[宋代] 吕诲

料峭东风不易禁。

社课咏春柳四首拟渔洋秋柳 其四

[近现代] 启功

宝马香车十二街,新烟欲散候初佳。
青禽消息渺何处,晓月楼台天一涯。
别路纤腰萦祖席,隔帘飞絮上空阶。
雨丝风片浑无绪,乱搅春愁入客怀。

宿北泽

[明代] 吴与弼

云坞濛濛湿不开,长途行李后先催。
前山寓宿询名姓,曾向龙潭问学来。

白鹤山

[宋代] 吴世范

灵坛古迹自来誇,四望峰峦锦簇花。
白鹤何来归洞府,青山竟日锁烟霞。
言寻庭下烧丹灶,争羡天边返斗槎。
我欲离尘换凡骨,愿随风驭到仙家。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

[宋代] 吴中复

宝界嵚岑路入云,闰馀三月属芳辰。
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
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
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松山小隐

[明代] 吴伯宗

壶山何盘盘,种松几千个。
彼美松下人,悠然共云卧。
天风清响交,夜月凉阴堕。
兴来援素琴,扫石松间坐。
一弹舞鹤翔,再鼓流泉和。
铿锵古调谐,清绝俗耳破。
曲中万籁寂,遥见仙人过。
举手招赤松,轻举谁能那。

寿都景章八十

[明代] 吴俨

已到磻溪感梦时,何心更慕帝王师。
曾逢仙授长生诀,每遇人吟遣兴诗。
囊里有钱堪买酒,镜中无发可成丝。
高年谁似翁强健,日日登临力未衰。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