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n][mǎn][xū][kōng,kòng,kǒng]
平仄:平仄平平
月娥来自广寒宫。步摇环佩丁东。戏鸾双舞驾天风。云满虚空。一翦玉梅花小,九霞琼醴杯浓。凤箫千载莫匆匆。且醉壶中。
【满虚】犹盈亏。
【虚空】1.空虚。 2.天空;空中。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满】
滿【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又姓,晉滿奮。
又《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又《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又。
【虚】
虛【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噓。空虛也。
又《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又《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又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又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又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又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又《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又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又《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又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又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又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